《年度最重磅会议给了股市一个很长的政策蜜月期!》这个周末,最大的头条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莫属。先来说一说这个会议的重要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经济领域每年级别最高的会议,所以它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投资者跟踪未来一年经济政策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可以说,只有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把握未来一年资本市场的大趋势。 同往年一样,本次会议干货满满,不仅指明了明年经济政策的大方向,更是资本市场走势的重要指引。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本次会议在股市大方向判断及行业热点机会的判断上:7年之后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让2022年的A股行情具备了与2014-15年一样的宽松政策基础。就看市场能否利用好这种大环境, 行业及题材方面,在对经济增速有较高要求,而对“过度执行碳减排纠偏”的目标下,前沿科技、新能源等行业明年看起来并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升级这么可靠。 也就是,新能源较大概率面临月度级别的一定调整压力,而明年传统能源大概率会加码。石化产业链会受益,同时煤炭龙头也会受益-但电力行业除外,经济增速要求下,仍将是集众多政策、概念于一身的超级宠儿。 而属于制造业升级或者智能制造范畴的“专精特新”包括(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等行业,还有新能源汽车则受到顶层强烈肯定。 另外,想做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升级,当然要保证油气、资源等原材料的保障,在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周期性行业大概率实现产销两旺的格局。 房地产政策松绑及维稳继续延续,在明年可能迎来喘息之机——当然也不要指望重回高景气时期。 在中美关系可能进一步趋紧的国际环境下,资本市场关于农业的一切部分,都可以做季度级别以上的投资。而本会议对三胎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让三胎概念与养老概念对应的有关题材长期机会越来越明确。 最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是一个中长期指引。但随着周末对于会议精神铺天盖地的解读,对即期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而会议给出的基调显然也会让本周市场又进入到相对乐观情绪周期!结合上周外资净流入高达488亿(而外资喜欢买权重龙头),也就是,权重股尤其是权重龙头将受青睐,上证大盘表现可能好于创业板指,热点方面,对新能源的规避、周期板块地产金融的继续看反弹、专精特新的虽不持续扥此起彼伏,仍会体现为高低切换。 不过,也要注意到,上周五美国宣布通胀率狂飙到6.8%,是30多年以来最高。但美股根本不惧利空,继续选择向上,标普又创历史新高。而美股的牛又是主要靠万亿美元级别的几大科技巨头带动。因此,外部变化对本周A股的间接影响也会有所强化,这对A股也属于利好了,“科技巨头效应”恐怕也会在A股呈现的越来越明显。比如,宁德暂时被外资抛弃,但茅台现在又回到2000以上了。其他板块龙头也是值得深挖的。
博览视点
年度最重磅会议给了股市一个很长的政策蜜月期!
【研究员】:大双
【博览财经研报】这个周末,最大的头条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莫属。 先来说一说这个会议的重要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经济领域每年级别最高的会议,所以它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投资者跟踪未来一年经济政策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可以说,只有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把握未来一年资本市场的大趋势。 同往年一样,本次会议干货满满,不仅指明了明年经济政策的大方向,更是资本市场走势的重要指引。 (当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还是影响中长期,本文先重点把博览特色的会议解读呈上,然后再结合短线行情变因及热点做一些提示) 对指数的启示——至少到明年一季度,资本市场都将处于政策蜜月期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对于资本市场最大的指引就是: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对未来政策的实际指引在三个月左右(随后会有两会等进行修正),未来一段时间,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A股市场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都非常友好。 因为本次会议在时隔七年之后,再度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量的合理增长”,上一次这样提还是2014年,而这也是上一轮牛市的起点。 这么提目的也很明确,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另外,顶层应该也是判断明年疫情对经济的干扰可以基本忽略,有信心让中国经济重新回到中高速且质量更高的增长水平上去。 对于明年经济工作部署重点看这句——“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这意味着,中央对明年宏观经济增速的要求非常高,也意味着资本市场不论是在资金面还是政策面,不论是在基本面还是故事性上,都有非常可预期的空间。 对于主题投资的启示——潜在机会梳理 (1)老基建有边际改善的空间,利好中西部大基建、周期等板块。 虽然基本表述依然重申: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明显着墨更多。 对明年工作部署的首要一条就是“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这些关于财政政策的定调不但比之前的政治局会议更积极,甚至超过了以往几年。 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力度要比今年大,有机构就预测明年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可能会达到4万亿以上。 过去的财政政策主要在新基建上发力,这回把“新”字拿掉了,还要适度超前。表明在经济增速和共同富裕的任务之下,中西部的老基建行业,连带有色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周期性行业,都有了新的生机。 (2)科技主线再受强化,关注制造业补短板与科研院所改制 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这点承接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顺势强化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工业基础。 而产业基础再造,实际上就是之前国资委提出的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配件等行业——所以这些高科技题材在明年还会政策和市场表现都很热的板块机会。 另外,会议还提出“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这不但强化了资本市场的科技主线,A股的科技长牛有了更好的基本面支撑,结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相关军工、航天、半导体、电子科技科研院所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概念,极有可能迎来一波类似当年成飞集成的3年10倍以上的机会。 (3)房企至暗时刻已过,关注消费建材、家电股修复机会。 关于房地产,“房住不炒”在本次会议中再度出现,但随后又强调了“因城施策”,这无疑给地方政策松绑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继续维持关于房地产至暗时刻已经过去的观点。 而在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等甚至再次喊出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 可以看出,明年至少在上半年的楼市政策会呈现相对宽松,有利于房企基本面有所好转,不过房价也不太可能报复性反弹了。 随着楼市的回暖,与之相关的消费建材、家电板块机会更大。 因为今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使得建材股与家电股非常受挫。目前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大宗涨价,这些压制建材与家电板块的利空因素都有改善,所以二者未来盈利的改善也是非常确定的。 (4)保障能源安全,明年能源股怎么炒? 关于能源问题,本次会议提到,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要各级政府不要因噎废食。 今年下半年因为碳中和而造成电力、石油、煤炭的供给短缺,特别是随着油价的高企,一度消弭的页岩气概念将重现活力。 现在可以预判,明年国内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开采力度大概率会加码。石化产业链会受益,同时煤炭龙头也会受益。 虽然资源股涨价受到政策打压,但目前新能源难堪大任,所以传统能源仍处于核心地位。为保证能源供应,未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价格不会很低,而是会保持在决策层认为的合理区间,这个时候谁能(当然是龙头)优先释放产能,谁的业绩就会越强。 说到传统能源,就不得不说下新能源。 本次会议特意用一个大段落向我们解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什么意思呢?就是碳中和要搞,但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不能像今年这样“一刀切”了,要让位于明年的经济建设! 所以,本次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对资本市场而言,今年的新能源行业涨幅相对中央最新的政策表述,显得有点超前。这意味着风电、光伏等相关概念可能会出现月度级别的调整。 但是电力行业除外——电力不但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核心领域,更是本次会议新提出的“电力改革”概念,它将是集众多政策、概念于一身的超级宠儿。 不过,这也不是说新能源在明年就没有机会了。明年新能源的机会在于短板领域,比如特高压、储能、智能电网等。只有这些短板补上了,过去几年已经装机投产的光伏、风电才能顺利上网。 所以,我们认为明年在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升级改进、特高压技术(保障能源供给)、储能等方面应会有大的投资动作。 (5)农业股进入政策牵引窗口,中期行情可期。 农业农产品部分,更是句句干货——“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人民日报11日的头版头条,标题是《那么粮食怎么办》,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食品安全的话题,就属于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农业板块是典型的对政策事件很敏感的主题,而岁末年初又是农业股的政策蜜月期,后面可以期待的有: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市场预期会很快出台。 另外,参照往年惯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将在本月召开。明年一季度中央一号文件也将聚焦提振农业,农业板块目前已进入政策牵引窗口。 所以,资本市场关于农业种业的一切相关链条细分,都可以做季度级别以上的投资。比较有潜力的细分领域就是上面政策提到的种业、农业、农药等等。 (6)三胎概念与养老概念的紧迫性。 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次会议只提了一句: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强调的是,字数少不代表不重要。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部署的任务太多,所以每个任务不可能用太多文字去表述。在本次会议定下目标之后,后面的落实情况要看全国两会以及地方两会。 实际上,近期地方已经在行动了,目前已经有多个省市上调产假时间,或者发布其他的支持政策。三胎概念频繁的异动也说明了市场对这一主线的认可。 在老龄化方面,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预计明年相关政策规划将加快落地实施,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在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达到22.3万亿元。养老服务业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养老服务、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商业养老险等方向长期趋势确定。 总结 本次会议在股市大方向判断及行业热点机会的判断上:7年之后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让2022年的A股行情具备了与2014-15年一样的宽松政策基础。就看市场能否利用好这种大环境, 行业及题材方面,在对经济增速有较高要求,而对“过度执行碳减排纠偏”的目标下,前沿科技、新能源等行业明年看起来并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升级这么可靠。 也就是,新能源较大概率面临月度级别的一定调整压力,而明年传统能源大概率会加码。石化产业链会受益,同时煤炭龙头也会受益-但电力行业除外,经济增速要求下,仍将是集众多政策、概念于一身的超级宠儿。 而属于制造业升级或者智能制造范畴的“专精特新”包括(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等行业,还有新能源汽车则受到顶层强烈肯定。 另外,想做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升级,当然要保证油气、资源等原材料的保障,在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周期性行业大概率实现产销两旺的格局。 房地产政策松绑及维稳继续延续,在明年可能迎来喘息之机——当然也不要指望重回高景气时期。 在中美关系可能进一步趋紧的国际环境下,资本市场关于农业的一切部分,都可以做季度级别以上的投资。而本会议对三胎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让三胎概念与养老概念对应的有关题材长期机会越来越明确。 最后简述下短线行情判断:龙头股强者恒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是一个中长期指引。但随着周末对于会议精神铺天盖地的解读,对即期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而会议给出的基调显然也会让本周市场又进入到相对乐观情绪周期!结合上周外资净流入高达488亿(而外资喜欢买权重龙头),也就是,权重股尤其是权重龙头将受青睐,上证大盘表现可能好于创业板指,热点方面,对新能源的规避、周期板块地产金融的继续看反弹、专精特新的虽不持续扥此起彼伏,仍会体现为高低切换。 不过,也要注意到,上周五美国宣布通胀率狂飙到6.8%,是30多年以来最高。但美股根本不惧利空,继续选择向上,标普又创历史新高。而美股这么牛,全凭车头带。苹果市值达到2.94亿美元,离3万亿一步之遥了,又快要见证历史了。微软市值是2.57万亿美元,亚马逊、谷歌都是2万亿级别,特斯拉、脸书都是1万亿美元。这6大巨头加起来12万亿美元,约等于A股的总市值,而大A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因此,外部变化对本周A股的间接影响也会有所强化,这对A股也属于利好了,另外“科技巨头效应”恐怕也会在A股呈现的越来越明显。比如,宁德暂时被外资抛弃,但茅台现在又回到2000以上了。其他板块龙头也是值得深挖的。 此外,本周,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20家央行将公布最新利率决定。很明显,它们对于通胀的分歧将在2022年持续扩大,一些央行面临高企的通胀水平,而另外一些央行则需要继续刺激经济。最大的分歧就在于,美联储“要控通胀”,欧央行“要稳增长”:美联储新的经济预测将表明,大多数决策者预计2022年至少加息一次。如果通胀率继续维持在今年来的高位水平,2022年鲍威尔很可能提前加息。而欧央行或将坚持扩张性政策。拉加德认为,油、气、电是通胀主因,但“到2022年底,它们将大幅下降”。她还预计不会在2023年加息——要关注这对A股流动性预期波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