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观察
县域经济整体规模不容小觑 新县城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研究员】:
在过去几十年,市场的目光一直都聚焦在城市上。不止我们,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比如日本的东京圈占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韩国的首尔都市圈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再到后面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也是相邻城市的“抱团”。
【博览财经特稿】疫情这几年,发生了很多魔幻的事——街上都是“口罩侠”,往日多金撒钱的房地产公司排着队暴雷,象征未来希望的互联网公司似乎也走进各种存量市场,曾经时薪极高的教培行业更是被“一锅端”……
另一方面,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一份名为《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
县城的重要性
诚然,在过去几十年,市场的目光一直都聚焦在城市上。不止我们,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比如日本的东京圈占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韩国的首尔都市圈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再到后面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也是相邻城市的“抱团”。
但是,处于“耀目”的城市与“弱势”的乡村之间的县城,却被很多人忽略了。据相关数据,人口方面,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县城(含县级市)为2.5亿人左右,占比城镇总人口约27%;经济体量方面,县城占全国GDP约40%。
这些都说明,县域经济的整体规模不容小觑,搞起来也是个不错的蓄水池。然而,县域GDP虽然持续稳定增长,但其占全国GDP比重却持续下降,且县域间GDP差距显著;中国县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贡献率有所下降。
稳增长的大方针
根据专业测算,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会带动中国GDP一年内增长0.8%,五年内增长3.5%。而城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简称基建。
上面的这些需求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年轻人背井离乡非要到大城市发展?因为大城市里的就业岗位更多。
字里行间满满的无奈。而且,城市的教育与医疗条件都不是县城可以比的。这些确实是个不小的市场。
如果按照上面的解读,确实全国2895个县确实都应该狂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按照《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说法,这次的政策是有个大前提——要在“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的前提下,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
什么算条件好的县城?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经济好的。在2021年全球百强县排名里,不少县域gdp突破千亿大关。江苏有17个gdp千亿县,加上浙江的9个,两省共占据全部千亿县的60%。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千亿县达到了8个。从几大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组多,共有27个。
按照这个逻辑,《意见》里所指的“条件好的县城”优先受益的会是长三角城市群周边的县城城投。这一类县城将融入大城市,承接人口产业转移,成为卫星城。
从中长期来看,这120个示范县也有望和长三角城市群周边的县城一样,成为卫星城。
和3月份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相比较,《意见》的政策更直击本质——真正提升县城的吸引力,刺激农民进城以及一部分年轻人回归,实现城镇化。
这两年的疫情,又一次暴露出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然严重不足的事实,而且医疗资源的分布也不均。
两大问题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的大方向不变前提下,地方政府其实很难像之前那样大力举债发展基建。据不完全统计,近日,已有北京、福建、深圳、浙江、厦门、山西、宁夏、新疆、广东等多地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先后发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政策。
从债券市场看,截至2021年底,市场城投债余额中区县级占比近30%,且统计的816家中有299家存量债券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去年4月以来至今年5月初,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券合计发行也仅456亿元,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有限。
《意见》内容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
看着大伙聊得这么热闹,也不好泼冷水。很多人只看到了标题,并没有细看《意见》的内容,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简单认为国家要把一二线人口和资源转移县城。这种理解,完全是简单且错误的。因为本质上这两者所承载的资源、产业、人口素质并非一个层次。先说下文件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城镇人口按照三个梯队,一线只有8000万+,新一线和二线的45个城市有4.2亿+,平均900万+人口一个。有2.5亿+人生活在1866个县城或者县级市,平均只有13万人口一个。那么你认为这个文件是针对这1866个县城的2.5亿人吗?
县城的一头是农村,另一头是城市,县城定位的就是这个中间的纽带,他所承载的城镇化,核心是让这一半多的人口的工作生活“沉下去”。过去是从农村直接到城市,而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农民工变成了一种什么状态?
在上半场,农民以前都是进城去打工,因为就业机会都在城市,医疗和教育也都集中到城市里面了。最后使得农民都不得不去城市买房,尤其是小孩要去那上学,从而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另外,还有很多政策在引导进城。就像大家说的,你户口迁出去,很难迁回来了,各种引导进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百年大计。县城具备比城市更广泛的节点,这些密密麻麻的节点才是触达到农村的最后十公里,所以会带动跟乡村振兴,绿水青山战略的协同发展,这句话有点拗口,你多读一遍,一定要理解。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发展县域也是顺应当下的社会变迁趋势的。这些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出现了两个变化:其一,他们不希望出太远了,希望留在当地,外出打工,跨省,跨市的越来也少。
其二,农民工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大,更加不愿意出去了,希望就近养老。因为县城跟城市的体力劳动的收入差不了太多了,逐步实现了全国扁平化,为什么呢?因为劳动力足够稀缺了。
四五十岁的人,去工地搬砖,去城市里贴一天瓷砖,这种类型的工作足够稀缺,去哪里都能卖上价格来,没必要再去城市了;反倒是一些大学生的简单工作,变得可替代性更强,这完全也符合历史的进程。
说真的,农村过去真的太苦了,曾经用贫穷的农村反过来去补贴城市,让低收入的农业化去补贴高收入的工业化,都是农村的牺牲。时代走到现在,是要变的。
县域经济走向何方?
按照文件,县城被分为五大类: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这个分类的最后一个,就是告诉大家,肯定有不太成功的县城,且允许失败,而且我认为失败的不会少。而成功概率最大的必然是大城市周边县城。
北京周边的北三县,现在正在做一体化战略,未来也一定大有潜力。广深也一样。
法国、意大利的小年轻求婚时放的烟花,大概率都跟湖南浏阳有关。江苏灌云县曾经还是个贫困县,如今卖情趣内衣,每年挣20亿,养活县城2万人。全球四分之一的假发都来自河南许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而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就是江浙。
这都是一些已经发展的比较不错的县域经济,未来肯定还会不断出现。但是,你一定也要明白,县城未来一定是分化的,且一定是基于现有基础的分化。大家尤其注意文件里的几句话:
推动人口流失县城严控城镇建设用地增量,有序引导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转移。这句话包含了真正的用意。啥意思?
这里并不是说经济落后的县城就该认命,其实一直都有鼓励发展县域经济。但结果很明显,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中国地方大,地理资源环境不一样,像东北有很多资源枯竭型的县城,西北、西南一些县城人口经济都在走下坡路。只有有了一定基础的县城才是要大力发展的对象,引导周边落后县城人口转移去这些发达的县城和城市。
实际上这些地方人口变少了,产业也落寞,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公务员教师群体。将来小地方的公务员肯定会减少招聘的,然后慢慢地和周边邻近城市合并起来,一同管理,有一些小地方甚至要走向破产。
整个城市是分层分级的,资源也一定是分层分级的,发展一定是基于当下的城市分类,进行四级联动。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是不可能把办公室放在县城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
接下来,国家必然会加大对这些经济发达的县城投入,包括:投资更大规模的基建,引导制造、物流等产业向这类城市迁移。投入更多的公共服务,比如学校,医院,养老院。做大做强本地已有的产业规模,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如果当地有产业有资源,在一线卷不过的大可以回自己家乡碰碰运气找找机会。如果属于资源枯竭型一类的,或者多年都是贫穷县的,那还是去周边城市转转吧。
现在是在城市化下,很多政策在引导去城市,比如户口迁走了很难迁回去,但是未来一定会变的。普通人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到现在很容易,看懂未来才更难。如果你看懂了,请把这份非常重要的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小城市和农村的人,让他知道未来。(来源:金投研(Jtouyan)、樱桃大房子(ytdfz8) 作者:金石道人、樱桃团队)
数据背后最敏感的命题 中国人还有多少加杠杆买房
【研究员】:
将借贷所得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这就是所谓的杠杆。人们通常所说的按揭买房、贷款买房,都是加杠杆的常见表现形式。过去二十年,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和房价高企,贷款买房成为“寻常事”,居民部门杠杆率也从个位数上涨到逾60%的高位。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再次步入下行通道。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当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亿元,社融新增规模低于市场预期。期内居民、企业信贷双双走弱,尤其是居民端缩表比较严重: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又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同比少增4022亿元。
将借贷所得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这就是所谓的杠杆。人们通常所说的按揭买房、贷款买房,都是加杠杆的常见表现形式。过去二十年,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和房价高企,贷款买房成为“寻常事”,居民部门杠杆率也从个位数上涨到逾60%的高位。
实际上,这个微小的降幅意义有多大,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显然,多地疫情限制了经济活动,而房地产行业去年的状况,使得市场上可售房源稀少。居民贷款意愿下降,究竟是中长期的主观信心不足,还是短期房地产市场供给不足下的被动反映?
但不管怎么说,去年一季度以来,居民杠杆率确实呈现出近年罕见的平台震荡。我们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方向如何选择?中国是否会迎来一个中长期的居民去杠杆周期?随着疫情退潮,这些问题的答案必将浮出水面。
居民部门杠杆率,是一国居民财务状况的客观反映。杠杆率越高,意味着借贷意愿更强,对未来收入的乐观程度更高,对应的,偿债压力更大,居民债务风险也会更高。
如果取居民部门债务/GDP为统计口径,可以看到自1993年末(8.31%)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整体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趋势,并在2020年年末达到62.2%的历史高位。去年1季度该数值(62.1%)开始出现近年来首次下跌,随后经历小幅度震荡、并在年底回归至62.2%的水平,今年1季度再次下跌。
在过去三十年的居民加杠杆大周期中,2009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点。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短暂下降,2009年之后,居民杠杆率突然加速提升,并且在之后的十年中,整体斜率明显变高。
在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又和房价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这是因为,在中国居民的债务中,跟买房相关的商业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等中长期贷款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央行统计调查司此前发布的2019年城镇居民资产负债调查显示,我国有负债的居民家庭中,76.8%的家庭有住房贷款,户均家庭住房贷款余额为38.9万元,占家庭总负债的比重为75.9%。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在1987年左右经历探索阶段以后,后来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199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发展住房交易市场,加快住房建设的改革目标,房地产市场化发展正式开始。除美国次贷危机的2008年等个别年份外,房地产增加值占我国GDP比重都在持续提高,并从1998年的4%提高到2020年的7.3%。
当然,在这段时期内,人们借钱背后隐含着另外一层逻辑:自己借的钱,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自己还得起。
中国人过去对于加杠杆的乐观,部分建立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
其次,借的钱是否还得起,本质上也取决于杠杆率本身。在中国人储蓄率极高、杠杆率极低的时代,贷款金额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较低,压力自然较小。
而2021年以来的居民部门杠杆率下滑,正是伴随着楼市预期的改变:其一,去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出生率录得1952年该数据存在以来最低值。长远来看,楼市依赖的“人口红利”未来很可能面临减退风险,多年来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将转入“买方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冠疫情甚至俄乌地缘局势,会对各行各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普通人的收入,以及消费和信贷意愿产生冲击。
即使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由此引申的讨论也很现实:房子买还是不买?现在买,还是以后买?
虽然每年4月是信贷的传统淡季,但是今年4月的社融规模回落,其实并不简单。结合货币来看,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4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3.6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当月净投放现金485亿元。
也就是说,疫情之后经济恢复的程度,将直接决定接下来全社会杠杆率的走向。对此,不少机构也提出了自己看法。
申万研报称,我国近十年来工业化布局再度向东部沿海倾斜,导致过多年轻人向东部城镇化率已经较高地区流动,大量居民购买力被东部地区加剧的人地矛盾所沉淀在房地产市场,客观上确实加重了消费内需不足的短板,也可能间接影响到居民生育多胎的经济承受力。当前地产调控政策的根本逻辑正是要扭转这种结构性的分化加剧问题,这意味着近期出台的县城城镇化战略性意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能远超出LPR下调的可能性。
在杠杆率背后,普通人的境遇也值得关心
我们尽可能抛去新冠疫情这样的变量,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口径下,分别取2008年、2015年和202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借此初步了解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水平,以及其自身现阶段的特点和历史发展情况。
从居民杠杆率本身来看,我们也可以获得一定启发。从外部来看,杠杆率的分子是债务规模,分母是GDP水平(经济形势)。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大宗商品涨价、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叠加影响的当下,全球经济面临冲击,分母承压,分子就要跟着变,“去杠杆”有利于确保资金安全,减少风险压力。
不过说到底,杠杆本质上是因为钱“不够”,出于消费或者投资需求,人们选择承受风险。对应的,杠杆的加和减,只是人们基于风险承受和预期偿付能力的一种判断和选择。站在这个角度上,有一个问题就显得非常现实:近年来国民经济大幅发展,人们收入和收入渠道都变多了,但为什么总感觉“自己的收入涨得没有房价涨得快”,钱不够用?
从居民收入端来看,也许能得到启发:在“人均”的背后,藏着收入差异——毕竟400万和600万的平均数是500万,而10万和990万的平均值也是500万。内部结构的优化问题,和杠杆本身同样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自2003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大于0.46的状态,高于国际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线(0.4),2015年后依然在提升。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收入中位数的差值也在逐年扩张:2014年,差值是2597.3元;2020年已经上升为4649元,剪刀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放大。
对于这个问题,行业存在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杠杆率增加,其实和收入不平等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对于一个人而言,一生中恐怕没有什么贷款,可以像房贷这样“必须”且“划算”了。
两者的关系,目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过4月的金融数据,足以显示现在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我国房地产改革后的数十年中,楼市一路高歌,在它带动GDP增长的同时,高涨的房价也让很多普通家庭的债务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老人也好,为了孩子也罢——在一个房地产“买方市场”的环境中,很多人迫不得已“上车”,甘愿承受购房之后的高额债务。收入差距的放大,挫伤了很多普通人的动力和勇气;加之在楼市等领域长期以来“钱生钱”所造成的贫富差距,让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乐于“躺平”。
或许在今后,房产会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加速回归居住需要这一功能本身,整个市场的炒作热度会降温,人们的贷款需求也会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人会正视杠杆,正视风险。而“去杠杆”也不意味着市场冷了。相反,这或许意味着新一代人们,将在“盖楼”之外努力去寻找更加长远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增长乐土,用勤劳和汗水去创造和享受财富。(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