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观察
欧洲制造业大转移不是一种新现象 而是对过去趋势的延续
【博览财经特稿】根据商务部份公布的数据,2022年1-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是同期中国整体吸收外资增速的两倍有余。
欧洲企业转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欧洲企业转移到中国和美国是否会使得全球制造业相对优势的重新评估?中国承接这部分能源密集型订单和产能,可能产生哪些正反面影响?天风宏观助理研究员郭微微做出以下解读。
观察者网:欧洲钢铁、化肥、电池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将业务转移出欧洲,这是一种新现象还是过去已经有所迹象?其背后有哪些原因?
在疫情中,海外一些国家受制于供应链问题,业务出现了中断,但我们国内的供应链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业务可以正常开展,所以顺理成章地“吃掉”他们那一部分份额,撑起了我们过去出口的高增。
最近的数据显示,由于欧洲能源成本对其本土工业生产的限制,因此订单的转移又出现了一波加速。从订单增长量来看,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生产优势在不断积累,包括中国企业的口碑,企业产能呈逐步上升的状态等。
所以,业务转移加速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对过去趋势的延续。能源危机是短期的催化因素,其背后原因是中国不断积累优势、不断提升的全球产业链位置。
观察者网:比利时首相警告欧洲可能经历“去工业化”的风险,高盛判断欧洲的衰退不可避免,这种制造业转移对欧洲来说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当前欧洲经济不振、通胀高企的情况下?
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欧洲作为一个能源高度对外依赖的经济体,为了在能源领域“去俄化”,尤其在欧洲电力市场采取边际定价政策的条件下,电价和气价是强相关的。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报告中也提到,如果看气价指数,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的燃气均价大概是0.7万元每吨,德国均价大概是中国的2到3倍。欧洲的燃气价格出现了非常大的抬升,但欧洲的电力市场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结构,采用的是“边际定价法”,这使得电价跟燃气价格高度挂钩,致使欧洲各国电价出现明显升高。
具体到不同行业,钢铁业可能会存在200美元左右的单吨成本价差,200美元差不多就达到了限价的一半。电解铝行业作为耗电大户,差不多会有5000美元的单吨成本价差,远高于它的现价3000美元。还有合成氨,不仅要耗电还要耗气。如果把电价和气价同时上调,一吨的价差也会达到3000美元,而它的现价仅有4000美元。在这种条件下,欧洲很多工厂没有办法正常生产。
工业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使得欧洲经济不振,高通胀也使得制造业、尤其是一些跨国巨头向外转移。这对欧洲非常不利,也是欧洲面对俄乌冲突,开展能源转型的原因。
观察者网:欧洲制造业的其中一个去向是美国,这背后一定程度上有美国政策的影响,比如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以廉价能源和低税收吸引德国公司,德国媒体称这是“美欧之间新的贸易战”,这一政策明显违反WTO规则,美国愈发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欧洲的竞争劣势”,您如何看待德媒提出的观点?在您的观察中,美国政策性的吸引力会有多大?
这部分订单在短期内需要国家承接,如果投资新建厂,等到建起来后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因此这个过程更像一个竞争对手倒下了,短期之内我们可以把这部分订单给抢回来,谁有更好的基础条件,谁具有跟欧洲相近的竞争优势,就更容易承接到这些短期订单。美国本土工厂有比较好的技术,所以一部分订单被美国承接。
但美国的政策补贴存在问题,比如政策效果、补贴的规模和体量是否能够吸引全球巨头真正地改变投资决策,这可能要打一个问号。此外,美国两党对此存在争议,拜登政府更倾向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造业,但其对立党派更希望发展传统能源。两党之间存在矛盾会导致政策的持续性不强、政策的执行和补贴力度不够。
所以美国政策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我觉得可能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严重,美国的这些举措传达出来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信息:希望制造业回流,保护本土制造业。
观察者网:然而,美国国内经济本身也面临一定问题,比如高烧不退的通胀、供应链不畅、成本激增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等等,美联储持续提高利率,企业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这些困难是欧洲制造企业能承受的吗?
从长期角度来看,部分制造业更偏向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对劳动力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美国是真正能够承接这部分产能的。但整体美国能否实现它的政策目的设计,能否真正地实现再工业化,我们持比较负面的看法。
高能耗产业对中国的正反影响
郭微微: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中国拥有一个比较完备的产业链结构,庞大的内需市场,技术能力也在逐渐地积累,还有工程师的红利。在疫情之前,有机化学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这些行业展现出了一些优势,我国的出口份额有了稳步提升。
德国破产企业的数量出现快速走高,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比较优势的提升。我们具有生产稳定性的优势,还具备了世界能源体系分裂之下能源成本方面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在疫情前就已经有基础了。在三次供给侧冲击后,在基础能力之上,优势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界定的高耗能行业,其实更多是把这个行业对能源消耗落脚到单位附加值上面,更多指偏低端的行业,比如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还有一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例如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冶炼,还有煤电行业。
这些行业如果转移进中国,我们是能够做一个比较好的承接,也就是在能源的相对约束之下,把资源尽可能地投入到一些比较高端和能够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行业。也就是说,我国本来就具有一些发展基础的、增加值比较高的行业所积累的出口份额或者竞争优势,在疫情前就已经有了提升。
我国在风电和光伏产业中有一定的制造优势,因此还是可以一边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另一边承接一些增加值比较高、能源消耗也相对较高、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没有那么高的产业。比较理想的结果是,一边实现双碳目标,一边实现经济转型、全球产业链位置的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郭微微:过去几年,外资的集中度是在提升的,在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集中度提升,在一些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也是集中度提升。
我们现在整体的疫情政策不那么宽松,大企业投资中国的进程早,有相应的投资基础和事业部,可以开展正常的投资运转,但一些中小企业客观上没办法来实地考察,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发展和规划,因此投资脚步肯定有所放缓。如果抛开管控问题,也许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对华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观察者网:除了集中度提升之外,在行业分类上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产能的转移会跟在订单的转移之后,因为订单的转移已经说明了我们具有这部分竞争的优势,跨国企业意识到之后,就会对产能布局做相应优化。其实这个结论比较明显了,制造业的转移既然会紧跟订单的转移,我们看到出口订单提升比较多的一些行业,就会迎来比较好的红利机会,还是会落脚在化工、电气、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这些方面。
观察者网:不过,欧洲往中国的转移恐怕也不是一帆风顺。最近,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正在制定新的对华贸易政策,包括加强投资审查等措施,以降低对中国市场及产品的“依赖性”,限制中德投资(双向),减少担保等等;德国政府的政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住企业的投资,两者的博弈应怎来看待?
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的转移没有停止,而是在加速重构。和疫情之前相比,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变化。一方面,早期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布局,更多追求低成本、高效生产,追求性价比。这种产业布局在疫情中表现出高度的脆弱性。未来跨国企业在布局产业链时,会对安全和稳定赋予更高的权重,之前人们可能并不觉得生产会出现中断,但是这三年也给了全球企业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样来看,我国的产业链存在较大挑战,可以概括为“上挤下压”的双重压力。大家会比较担心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在经历奥密克戎后快速复工复产,会不会凭借其成本优势继续分流我国的订单,也比较担心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动作,美国会出台一些包括半导体、医药、清洁能源制造业的鼓励政策,希望制造业能够回流;德国也表态将制定一些政策,希望企业不要对中国的依赖度那么强。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依旧具有相应优势,甚至在疫情后优势进一步提升。这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机遇,有希望逐渐从一个相对低端的角色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的发展。
郭微微:欧洲制造业的转移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短期来看,今年冬天一定是欧洲比较难过的一个冬天,即使欧洲现在的储气罐已经达到了85%以上的目标。欧洲也在积极地推动进口,包括从卡塔尔进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气,从挪威进口更多的管道天然气。
能源消耗其实是有替代方案的,比如对于一些高耗电的行业而言,没有天然气可以用煤炭、核能发电,可以找到一些相应的替代方案。但是如果天然气作为原料投入,可能就没有第二种技术路线能够实现替代了,所以化工应该是受影响最深的一个行业。
长期来看,如果欧洲实现了可清洁能源的转型,2030年左右,欧洲的光伏、海上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起来了,能够抵挡得住或者完全覆盖它们的需求,实现从旧能源到新能源的替换,中国的旧能源红利就会有所弱化。
中国在旧能源和新能源上的优势,当然会带来制造业全球相对优势的重新评估。
原来的成本可能是指劳动力、土地、电力,现在还要考虑“碳成本”,毕竟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生产工艺是更粗放的,他们也缺少对“碳关税”相应的缓释手段。我们国家的新能源优势让我们获得更强的成本优势,劣势就会显得没有那么明显。
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布局既取决于成本,也取决于安全稳定和各国推行的政策或政治压力。至少从这几个层次来看,我认为产业链的重构还是会持续进行。
美国肯定会持续推进本国制造业回流,印度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会继续与我们在低端产业展开争夺。但整体来看,我们的相对优势更明显,还会比疫情和能源危机之前有所上升,是一个边际变化。
观察者网: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一些国家似乎体现出脱离中国依赖的相似反应,这种“离心趋势”会对中国长期红利产生多大冲击?
疫情初期,美国和欧洲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发现本国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国内没有办法生产呼吸机、防疫相关产品,于是认为首先要推动医药的回流,这种回流很快也会扩展到其他类似行业。
此前大家认为我国的高端产业发展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会面临压力,而我国的低端产业会面临被分流的风险,这次欧洲制造业的转移实际上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边际变化。(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郭微微)
沙特与美国渐行渐远 与中国关系越走越近
【博览财经特稿】国庆假期期间,海外金融市场颇为动荡。先是欧美股市齐齐暴涨两日,但后劲不足连续萎靡,纳斯达克指数暴跌3.8%。汇率市场,美元指数继大幅回撤逼近110后再度扬帆连涨3日,非美货币再度陷入贬值大势之中,尤其日元再度跌破颇为危险的145,这还是9月消耗540亿美元干预外汇后的结果。
石油是全球经济的血液,亦是大国之间博弈对决的重要领域。美国拥有美元霸权,霸占着包括石油在内的绝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而以沙特为首的OPEC+拥有石油硬资源,无不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利益,抢夺本属于自己的定价权。全球风云变幻,鹿死谁手?
如今,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已经掉入了冰窟窿。今年3月,拜登打电话给沙特,却罕见地被王储给拒接了,原油增产期盼也成为了泡影。
在现场,没有仪仗队,没有一面美国国旗,更没有特朗普当初访问时的沙特阿拉伯剑舞仪式(沙特对贵宾最高礼遇),而是一个简单的红毯仪式。
关于拜登非常关心的石油增产问题,王储没有任何表态。后在8月初的会议上,OPEC+决定增产10万桶/日,创下1982年OPEC引入配额制以来的最小增幅。有人评论,该决定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极强啊,这是拜登之耻。
9月28日,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可能会在10月的会议上提议OPEC+将产量减少约100万桶/日。而美国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发起一场全面的施压运动。
为了阻挠OPEC+减产,白宫曾威胁中东产油国,减产将导致“严重灾难”,甚至被视为“敌对行为”。然而,美国的一切外交施压归于失败。
美国在遭到OPEC+的暴击之后,打算做出一些列的反制举措。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议员正在制定一些列议案,其中包括扣押OPEC成员国在美资产以及强制要求美军撤离沙特等等。但问题是,被“扇耳光”的拜登敢报复沙特吗?
对俄罗斯的关系也相当暧昧。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沙特并没有随西方制裁俄罗斯。并且,今年以来,沙特大买特买俄罗斯石油,虽然转手卖给了冤大头的欧洲赚取中间商差价,但也实实在在策应了俄罗斯。
相爱相杀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硬脱钩,金本位被终结,美元失去国际货币地位。
1974年,日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的西蒙以及基辛格轮番威胁沙特,要么卖石油用美元结算,要么与美国为敌,遭遇摩萨台一样的悲惨。
一切的所谓盟友关系均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2004年,美国页岩油技术有所突破,开始挖掘开采。一直到2012年之前,美国均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2015年,沙特重磅出手,依仗着自己成本最低,开启“发汗疗法”——油价下跌时采取报复式增产措施,追杀美国页岩油,逼迫其原油减产。
美国除了依靠页岩油外,还靠着美元货币潮汐(加息与降息)、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数据操控、新闻舆论操控等手段牢牢掌控着原油的话语权。而过去,原油话语权最大的,当属OPEC+主导者的沙特。
很显然,此举是围剿美国页岩油产业。2020年,美国活跃钻井数量从疫情前高峰的800口暴降至267口,跌幅高达66.7%,创下页岩油15年历史中的最低水平。原油产量下降93.5万桶/日,平均为1130万桶/日,较2019年大幅减少8%,为历年最大年度降幅。
期间,美国大量的页岩油企业倒闭,包括明星公司切萨皮克以及怀丁石油。不过,随着美联储超大规模的QE放水,油价起死回生,美国石油债危机没有大规模爆发。且随着俄乌战争爆发,美国页岩油企业赚得钵满钵满,回血了大量现金流,降低自身杠杆率,债务危机解除,没能如沙特如愿。
当然,背后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动机,就是国际油价话语权的争夺。沙特与美国已经是原油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两者之间的博弈会愈发激烈,未来没有相爱,只有相杀。
现在,美国采取收缩战略,外强中干,对中东的掌控力越来越力不从心。苦之久矣的中东产油国,以沙特为代表,公开敢与美国唱对台戏,亦是美国国际影响力削弱的直接证明。
百年变局,斗争很凶险。就如丁元英在《天道》电视剧台词所言: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两者竞争,只要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来源: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作者:墨羽枫香)
新一轮针对中国制裁如期而至 美一连串重拳都打在命门上
【博览财经特稿】2个月前拜登签署《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2800亿美元提升美国在半导体和尖端技术方面的竞争力,近期,新一轮针对中国的制裁如期而至。
10月7日,美国为打压中国芯片业,将31家中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团体列入“未经核实的名单(UVL)”,这毫无疑问是对中国的“系统性打压”,制裁非常精准,从过去逼着中国“去美国化”,扩大到逼着全世界要么“去中国化”要么“去美国化”。
主要制裁手段也是三方面:限制美国相关人员为中国半导体提供支持,包括美国公民、在美华人、绿卡持有者、在美国成立的公司等;限制使用美国的相关制造设备,包括含有美国技术或零部件的;限制使用美国的设计工具(EDA),包括使用了美国相关技术的。
但规定不过是规定,美国人之所以没有直接把这些企业列入华为所在的“实体清单”,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留下灵活调整的空间,而从华为遭遇的来看,这些企业真的能够取得许可证吗?
设计工具方面,问题更加严重。国内目前拿得出手的只有华大九天(占国内市场6%,国产份额超过50%),其他的EDA工具都是点工具,与Cadence(美国)、Synopsys(美国)、Mentor Graphics(美国,西门子收购)等EDA三巨头差距甚大,这三个巨头在中国芯片设计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关键大多是国产设计软件暂时无法替代的领域。
与美资企业的朋友联系确认,他们已经收到通知,要求暂停所有技术沟通,现场服务撤回,新项目搁置,现有合作中的项目也面临挑战;有国内半导体行业朋友告知,有的美国合作方网站(数据库)已经无法访问了,设备厂商也要在这几天停止服务。
更要佩服美国,毫无霸主国家的身份包袱,说打压就打压,不遗余力,毫无解释。一边谴责俄罗斯把能源武器化,另一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完全不讲道理。
美国确实能人辈出,对世界各国尤其关键国家的研究极为透彻,拥有非常成熟发达的智库体系,而且确实真才实学。这也与国内长期以来,有些人特别热衷用英文把中国剖析得特别透彻有关,只要把中国某一方面剖析到位的,很容易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中美体制机制不同,就说决策方面,中国更依靠决策者的决断。美国是选举制度,一党胜选就要换一大批官员,决策高度依赖行政人员和各种智库专家,而中国讲究的是层层选拔,所谓“一理通百理通”,到了一定层级以上的领导者,对事物的看法更加深刻,再加上更全面的信息和参谋辅助,在战略决策上起码不会比美国差。
正因为选情紧张,所以纵然美国的智库专家精准地把握的中国半导体和芯片产业发展的命门,相信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遏制措施,但拜登政府仍然选择了非常急功近利的方案。
半导体和芯片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典型领域,一旦在技术上掌握更先进技术、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就能够对落后产品造成碾压性打击,中国芯片产业长期发展不起来,正是因为国外先进产品价格太低,没有发展的利润空间。
但现在半导体与芯片产业链联系非常紧密,过去几年中国相关产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化水平要比前些年大幅提高。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制裁又不可能把中国一下子打死,这就给了中国喘息和发展的机会。很多时候,温水煮青蛙才最可怕。
然而沙特非常不给面子,上半年拜登亲自拜访才勉强答应增产10万桶,然而最近一下子就宣布减产200万桶,指望原油价格短期内下降已无可能,美国今年做的一系列降低通胀的激烈举措大打折扣,接下来可能要面临双杀的危险局面。
美国必须在一个方向取得足以振奋选民的“胜利”,在政治正确的裹挟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美国的做法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
就说一个大家经常看到但不太注意的例子。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去年有段时间更换了很老旧的锁,与崭新的车子完全不匹配。后来问相关负责人,他说现在抢不到芯片,车子又得更新,所以只能把报废车子的锁拆下来,勉强用着。但是今年不一样了。
中国、欧洲、美国乃至印度等等都制定了自己的本土芯片产业发展规划,毕竟这也是美国圈定的战略产产业之一,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国,在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领域进展飞快,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芯片达到1646.6亿个,进口3246.7亿个(同比下降11.8%),中国自产芯片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但是芯片的需求增长没有这么快,甚至还大幅萎缩。
从去年一芯难求到今年需求大减,背后是一系列的动荡、打击,先不展开了,只谈谈现象。消费电子需求暴跌,全球PC三季度同比下降18%降到6940万台,创20多年来最大跌幅,关键已经连续4个季度持续下降;手机更是重灾区,比如中国上半年仅仅售出1.36亿部,同比下降21.7%,这么下去有可能跌回2013年的水平,真是一夜回到十年前。
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一直有技术和市场哪个更有优势的说法。如果全球秩序稳定,继续延续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局面,掌握关键技术的美国自然优势很大,中国纵然芯片产量高达全球的31.25%(2021年),但基本是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利润很微薄。
所以说,美国的做法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中国芯片产业不可能“亡国”,但更不可能“速胜”,还是要坚持持久战。
我们还是要感谢美国,衷心感谢。美国再次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买办的路行不通。
玩了30年游戏了,深知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手再厉害总可以想办法,但是队友就没办法了,打不得骂不得,还得捏着鼻子忍着。
这些人举了很多国家的例子,说中国也可以。但他们搞错了一点,中小国家没能力、没必要自己全搞,“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对它们是适用的,但是唯独不适合中国,中国体量太大,买什么什么贵,甚至关键时刻还会被人卡着脖子威胁。所以,可以不先进,但必须够用,这是中国的底线。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大变革的时代,底线思维才是第一思维。
中国汽车行业还没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特斯拉下一代算力芯片HW4.0将采用7纳米制程,英伟达的Orin X芯片也是采用7纳米制程。短期看,暂时用28纳米制程过渡还是可以的,但是过渡期一定要控制在1-2年内,否则将很可能在未来受制于人。
本来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先发制人,比亚迪9月销量突破20万辆(特斯拉9月销量8.3万辆),其中超过7千辆出口,还与德国租车公司签订了10万辆大订单(说明下,德国租车公司很看重品质,过去一般是奥迪奔驰等品牌),中国已经逆袭全球汽车工业强国。
反而是被瞧不起的比亚迪、华为一直坚持全套自研,理想也在部分车型上选择了国产的地平线J5芯片,与英伟达的Orin X高低搭配。现在好了,美国新一轮制裁来了,大好格局非要授人以柄,到底图什么?
华为如果搞事,还可以向政府打报告,美国制裁,能找谁哭诉?问了不少半导体和芯片产业的朋友,对美国新一轮制裁的影响,对中国产业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的居多。这也正常,毕竟在哪一行干就更容易发现这一行的问题。
美国压力当然很大,但我们也不至于没有希望,一个后发国家的追赶、超越之路,必然是崎岖的,但还是那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有人说我们应该对等施压,跟美国对着干,也要制裁美国企业,比如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限制美国产品在中国销售,又或者限制稀土出口,等等。这说起来痛快,但于事无补,反而有害。
美国越制造割裂,我们反而要越拥抱世界。我们确实会吃一些小亏,但得到的更多。
只不过在当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微妙的做法,比如将国内人工驾驶技术应用限制在L2级别以下,强化对国产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国内以及国外企业“去美国化”,只要利润足够丰富,就不信渔网不透风。
国庆期间看电影《万里归途》,对其中一句话记忆特别深:“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好”,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扛过短暂的乱流,希望在不久后的未来。(来源:大树乡谈(ID:dashuxiangtan) 作者:镇长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