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胡润“杀猪榜”一头实至名归的猪 曾经的首富变成实打实“首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0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技术脱钩 中国要在斗争中求合作

【博览财经特稿】进入2023年,美国对华技术战以及“去中国化”动作丝毫没有松懈。面对美国步步为营的技术围攻,中国怎么办?

路风指出,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技术脱钩,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及其盟友的“去中国化”,中国要发挥自己全球第一需求市场的优势,予以反击,在斗争中求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要下定狠心,尽快集中资源促进中国集成电路本土产业链的形成;利用“举国体制”优势,打造全自主制造基地,改变科技龙头企业屡遭封锁的局面。

观察者网: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及去中国化频频传出新动作,封锁、禁令屡屡出台,您怎么分析这样的局势?

1675150404419026.jpg

美国的禁令肯定会对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有没有出路呢?这个事情要讲清楚,得来分析下大势。

管理学常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理论模型来分析企业的内外部五种决定性因素。这个理论有点老了,以前在中国很有名,管理学科的学生们写论文都会用到。“五力”中的“一力”是购买者的力量,也就是说市场具有议价能力,它可以影响企业的盈利。

中国是最大的芯片市场,假如中国完全不进口美国的芯片,美国半导体工业也会遭到重创。5年来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一直都是投鼠忌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彻底把中国卡死,也会同时把自己的企业彻底卡死。比如美国的高通、英伟达等等这些公司,中国的市场为其贡献了高达70%以上的营收。如果中国市场突然消失,这些企业就会减少投资、裁员、股价大跌,进而导致华尔街恐慌等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伴随着美国包括集成电路制造在内的整个制造业的衰落,美国还把台积电工厂也拉拢过去,一是想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二是据说美国战略界人士担心中国收复台湾之后,整个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就会断掉,所以这是美国再工业化对付中国的一个重要举动。

观察者网:您对中国工业史有很深厚的研究,如果从2006年算起,中国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也已经15年了,但是芯片领域面临的产业链短板在这些年日益凸显出来,造成一种每有科技企业冒出头就会被封锁的局面。但其实您提到中国的半导体领域每个环节都有中国企业,有的领域还特别强,比如芯片设计领域,真正问题在于我们内部的产业链供需循环没有形成,怎么理解?

虽然相对于美国,中国集成电路工业还处于落后位置,但也许是因为中国发展集成电路工业的历史很长,它有了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都挺罕见的特点。那就是,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中国企业。这个现象韩国、中国台湾没有,甚至连今天的美国也做不到。

例如,10年前,中芯国际的接的单子大部分来自海外(现在已有所改善),因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认为它不够先进。华为海思设计的芯片就是在台积电下单的。虽然中芯国际对此会有抱怨,但直到不久前,它的设备都是进口的,也是以类似的理由不用国产设备。

为什么中国半导体工业没有形成本土的产业链?其根源在于跟随模式。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半导体工业,60年代就做出了集成电路。就技术本身而言,中国不仅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而且水平相当先进。但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中国半导体工业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与商业化应用结合起来,其产品主要用于军工和科研,使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放市场并引进外国技术,本土的集成电路产业很快就被进口品冲垮了,为军工配套的半导体企业几乎荡然无存。

中国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第三轮大致开始于2000年,以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作为标志性的事件。这一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采用国际化的发展方式,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循环。第三轮发展恰逢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高增长阶段,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能力使中国半导体工业的体量获得很大的发展。

观察者网:所以为了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您认为关键是要搭建起一个内循环的产业链?

如果没有各个环节的中国企业彼此之间形成供应和需求较强联系的产业链,任何单个企业的技术进步都会受制于美国的压制。因此,我把这个产业链叫做中国集成电路的产业基础。一旦形成本土的产业链,我们就不怕美国的技术封锁,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

比如,2006年开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曾经确定了16个重大专项。其中01专项专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目标要求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战略核心产品。02专项强调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成套工艺,目标包括研究开发出65纳米制造装备样机;突破45纳米以下若干关键技术等等。

跟随体制下的项目是支持单项技术,并以外国已有的技术为跟随目标。这样的项目仅仅是跟随国际技术进步的前沿,而且大多由大学或研究机构承担,做出来有没有用还不一定。重大专项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现在一遇美国制裁就束手无策,原因不是偶然的。

反观集成电路工业,得到的国家支持绝不亚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但至今仍是一盘散沙的态势,其中的教训是需要总结的。

观察者网:在一盘散沙的态势之下,要应对美国的技术制裁,您认为中国应该建起集成电路的产业基础,那么政策层面具体怎么做?

面对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战,中国政府必须下狠心,抓住促进产业链形成的关键环节。目前看,关键环节包括底层技术的自主研发,但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抓全自主制造,以其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什么叫全自主制造?可以分两步走:

第二步是以国产设备、材料全部替代外国设备、材料。很显然,发展全自主制造,向上拉动国产设备和材料,向下强化制造与设计企业之间的互动。是不是百分之百国产化要看具体情况,原则就是不能出现任何被卡脖子的风险。发展全自主制造需要依靠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中国企业的合作,因为每个环节的技术都是与其他环节互动的。只要抓住制造环节,就抓住了形成整个产业链的牛鼻子。

第一,我在20年前就强调过,对于创新来说,能力基础比眼下的技术水平更重要,因为有能力才能把握技术进步,才能创新。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没有形成自主的产业基础,即能力基础,实际上掩盖了大部分单个企业都不做深层技术的真相,因为它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依靠外国技术。

中国要下得了这个决心。根据目前的产业状况,我们可以从28纳米做起,建起全自主的生产线,以此打通产业链,形成中国集成电路的产业基础。当28纳米的全自主生产线被证明运行顺畅后,我们就有能力建14纳米的全自主生产线,以此类推。

1675150428708980.jpg

如果中国能够在28-60纳米技术级别真正形成不受外部力量干预的产业链,那么不仅就有了技术不断进步的产业基础,就会很快就会形成另一种竞争优势。中国工业有一项无与伦比的能力:只要会做某种产品了,就可以把这种产品的成本迅速做到世界最低,因而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应对芯片封锁

路风:我再重申一下,所谓全自主制造,全部用国产设备、国产材料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夜之间达成。但是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目标走,即建立起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建成之后,我们上游的设备企业和材料企业全都可以加入技术进步的链条;下游的芯片设计,想如何发展都不会受美国的限制。这是一个关键点,抓住这个关键点可以把整个产业链打通。

中央专委的特点第一是对党中央直接负责;第二是直接抓项目,方案怎么设计,任务怎么完成,没有任何中间管理层。中央专委的委员由若干副总理和部委首长组成,但时任专委主任的周恩来在会议上明示,他们个人没有任何权力。因此,在专委负责的项目上,各部委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也就绕开了多部门管理的弊端。

对于今天的中国工业体系来说,在我们自己的大飞机项目做成之后,只剩下集成电路这个工业级的短板了,所以这是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重大任务。“两弹一艇一星”项目为今天集成电路产业基础的建设,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必须在在芯片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主要环节上都能实现独立自主,所以重大任务一定要以培育各个环节之间形成需求和供应关系的产业链及其自主循环的能力为总目标。

发展自主的制造能力是打通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果第一期不能完全用国产,可以做第二期,总之要下定决心朝着这个方向做。

就像当年论证大飞机实施方案时,论证委员会的一个共识就是执行国家项目的责任主体必须是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企业,以保证大飞机项目完成后就可以直接转入商业运营。事实证明,按照这个原则成立的中国商飞从从大飞机的开发、试飞到销售和运营的全过程,不仅组织了研发,而且进行了产业链协调,目前正在无障碍地转入商业运营。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基础的建设来说,大飞机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这种协调的根本原则就是生产线必须使用国产设备和材料、设备和材料企业的产品必须符合生产线的要求、芯片设计企业必须支持生产线的制造和试验,并以此作为资助企业的唯一理由。当然,某些协调工作可以部分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如制造项目的责任主体决定为其开发的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生产线的要求等,但实现全自主制造是这个重大任务的根本性质。

杀手锏:卡住需求,给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发展机会

路风:我感觉中国目前在政策上仍然是下不了决心,下不了决心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想周全战略,另外可能也与实际落实能力不足有关系。

1675150449391661.jpg

几年来,美国既想卡住中国的脖子,又想在中国市场上赚钱;那么中国的应对之道就是既然你想卡我,我就不让你赚钱。如果美国强行在技术和工业上实行“脱钩”,中国有必要有对中国市场上所有执行脱钩令的外国企业进行制裁。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营收主要是成熟制程的DUV光刻机,而不是最先进的。现在美国要求本国的企业停止对中国提供高端芯片制造设备,也要求其同盟国参与对中国工业的围堵。但是目前阿斯麦并没有答应。如果美国和其他美国同盟国的企业这么做,相当于美国卡住了中国芯片产业链企业的供给,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卡住那些企业的需求呢?

1675150466758123.jpg

如果阿斯麦要追随美国的政策停止对华出口最先进的刻光机,我们执行对等的制裁之后,可以在市场上封杀它的普通光刻机的销售(其实普通光刻机的销售数量和金额更大)。这样做,可能反而可以使中国企业如上海微电子的刻光机更容易打开国内市场。

美国政府为了对付中国,他们已经采取通盘策略从各个层面对中国展开技术封锁,但是他们只能卡供给;所以,中国也可以采取通盘策略,对他们的需求,即中国的大市场进行管理,比如凡是在技术领域制裁中国的外国企业,对其订单实施管制。同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集成电路的本土产业链。

上述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家层次上需要一个可以集中协调政策的特殊机构。如果把发展集成电路工业定义为重大任务,那么这个任务远比“两弹一艇一星”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将涉及更多的企业成长、市场竞争和间接政策协调的内容。

面对技术封锁,要在斗争中求合作

路风:这个事是美国先动的手。迄今为止,可能也就是少数人在想如何反制美国的科技封锁。在我看来,补贴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芯片大基金”和以往的重大专项都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并没抓到战略要害。

中国不能退,因为你退他们会得寸进尺。中国也不用怕,美国有美国的优势,但是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我们要看到,中国非常齐全的工业体系是中国的战略资产,是中国力量的源泉,是中国的优势。这个工业体系包括低端,也包括高端,无论技术研发服务还是劳动密集型都很重要,不分高下,不能互相替代。前几年中国为了去产能和转型升级,大量低端产能被迫关停并转,这对中国工业体系其实造成很大冲击。因为传统工业是高技术工业最大的客户,压缩传统工业,高技术工业也会受到影响。

试想2020年中国工业转产口罩,在疫情爆发后很快成为全球公共品,为全球抗疫做出巨大贡献。口罩除了熔喷布等材料是高技术,生产环节就是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但是它不可或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工业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重点突破。

路风: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技术,而是坚持自己做技术,但也向别人学习。那么,怎么去实现既能跟美国和其他西方同盟国平等合作,又可以实现自主创新?我们的战略就应该是在斗争中求合作,在开放的条件下坚持自己做技术、做产业。如果我们放弃斗争,就会被美国单方面的卡脖子。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

北京话里有一句形容人之常情的俗语:见怂人压不住火。仔细想想,其实这句话说出了人性。中国越退让,招致的打击就会越多、越重。因此,这时候中国的拳头要硬,要发展出可以扼住对方的“咽喉”的功力。只有那时,对方才会承认,我们彼此都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源:科工力量 作者:路风)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和政府深度绑定 大规模的城投债到底用不用还?

【博览财经特稿】如果平时比较注意新闻,肯定没少听说“城投”这个词,今天仔细给大家从根子上讲讲,这玩意道理不复杂,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复杂到爆炸,几乎没人能完全说清楚。

首先大家要有个常识,就是地方政府,尤其是我国除了东南五省那几个,其他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财政都不够用。尤其最近十几年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需要更多的钱,地方上就更捉襟见肘了。

既然不够用,就得筹钱,由于国家法律有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向银行贷款,也不能发债。这倒也正常,防止他们瞎花钱把自己搞破产,到时候还得中央出手救助。

既然政府不能借债,企业总可以吧?于是各地政府成立了一些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去银行贷款搞项目,这些企业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也不复杂,你成立个公司就去银行贷款银行能贷?当然不行了,你得抵押房子才行。哪怕有政府背景也不行,银行会要求你资产抵押,这些城投公司也得抵押点啥。于是有些地方把土地公路自来水都放到城投名下,然后城投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去贷款。

既然政府往这些公司投了那么多资源,金融机构往往觉得将来就算出事,政府也不会见死不救,属于“隐性担保”,所以金融机构也愿意借钱。甚至有人干脆觉得城投公司就是政府的一个壳。大家买理财产品,有些债基产品,其实就是金融机构买了城投的债,然后开放给老百姓,给老百姓分点利息,顺便风险也分了出去。等到将来城投建设的项目开始盈利,再把借的钱还回去,皆大欢喜。

借钱搞基建这事说起来倒也正常,毕竟当初美国也是从欧洲借钱搞,后来很多运河、铁路债券暴雷,让债主赔的底掉。不过也有很多欧洲老财炒债券过程中发了大财,有赢有亏,大家才义无反顾地坚持投资。

比如我家附近就有个大公园,那个公园也是一个城投公司在运营,公园不收门票,也几乎没有任何可盈利项目,里边还维持着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养着一堆工人。维持费用可想而知,如果这个公司借了钱,除非市政府掏钱,靠他自己估计下辈子也还不上。

于是在合理需求之外,滋生出很多完全不合理的项目,反正银行掏钱嘛,地方为了凑GDP,疯狂贷款上马各种项目,造完再拆,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不能把这两种混在一起讨论。这段时间不少人吵来吵去,其实就是故意混在一起。反对城投的人把所有城投都说成是独山县奇观,支持城投的人又全部说成是水电基础设施,所以鸡同鸭讲。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土太大了,以至于除了物理定律其他定律都不太好使。最明显的一个,这两年马督工疯狂集火的“贵州水司楼”项目,这个项目如果建在东部发达省份,大概率就不是这个结果了,哪怕在西安,可能也能混个小号的大唐不夜城。

甚至“城投公司”这个模式,最早也是东部的创新,1995年上海开始操作,后来效果很好,才在全国推行,这些年在西部却出了问题。

但是由于这些年不断努力借钱,就有了这段时间大家所说的“60万亿债务,平均每人5万”。

东部发达地区欠银行很多钱,不过他们并不担心,债主也不担心,慢慢还呗。大家去看看那些城投债,就会发现借得最多的,就是江浙地区,他们经济发达,一个接一个上马产业基地,这些都需要借钱搞,其中大部分都有城投公司参与。

他们的脑子严重正常。首先前文讲的,这些城投公司在他们看来都是政府的壳,政府一般来讲不会不还钱,如果地方政府搞不定,就可以去找自己的妈,也就是省政府和中央。还有些债主,就是当地的小银行,比如河南的村镇银行之类的,这些银行愿意和当地合作。

也就是说,西部地区信用不太好,利息要比东部高一些,东部西部又有共同的亲妈,亲妈将来一定会管,风险低收益高,大家争着抢着借。而我们知道,现实世界里,风险低的收益也低,这就有了一个“制度性套利”空间,太多人跑去套利,终于大到还不上了。

中国债务跟发达国家比不算高

债主承担好理解,欠钱还不上破产,债主的钱要不回来了。城投是公司,公司这玩意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破产而生的。很多人可能觉得挺吓人,那么多钱借出去,破产了就不还了?那借钱的人怎么办?

此外为啥有那么多金融机构愿意借钱给那些非常不合理,明显还不上的项目呢?他们就是看准了收益高,将来肯定还。所以说“刚性兑付”会滋长不负责任的行为,你投资赚了钱,开开心心自己花去了;你投资赔钱了,别人承担后果,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事实上前几天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

后来也就明白了,唯一能对你的钱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你坚决不借,别人能用枪指着你的头借钱?既然你自愿借出去了,对方还不上,那你只能是认亏,下次小心点。如果你把钱随便借出去,最后要不回来,国家给你兜底,那就是纳税人出钱,相当于有好处你收,出了事别人担,简直无法无天。

当然了,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失控性质的破产,毕竟城投欠钱很多,绝大部分还是有资产的,尽管大部分景点不盈利,还是有不少确实是盈利的,慢慢赚钱慢慢还。但是肯定会破产一批,打破大家觉得投资政府项目不会亏钱这个迷信,因为这个迷信本身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

而且国家从2017年就一直在提一件事,叫“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是除了把钱放在大银行当存款,其他的投资都有风险,都可能损失本金。事实上存款也有风险,只是比较小。这个政策看着残酷,不过长期来看并不是坏事,老百姓应该有这方面的觉悟,尽快意识到这一点,少投资一些,说不定还可以保住本金。

内债就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借给政府的和国企的,外债也就是欠别的国家的。一般来讲,外债是必须还的,合同到期就得还,你一旦说你自己还不上,就没人借你钱了,后果非常严重。因为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依赖国际大市场,中东的石油你需要吧,中国的工业品你需要吧,电力设备,挖矿设备,手机电脑什么的,你们不会自己生产吧?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硬还。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前段时间斯里兰卡就发生了一次,外汇耗尽,还不上债主的钱,水电油都停了,国家差点暴动。

或者再过一些年,东部省份经济恢复了,给西部加大转移,西部节省着点花,每年还一些,也不是不可能。就算下辈子也还不上,只要坚持还利息,那就没凉透。

那能不能通过放水把债务稀释掉?当然可以,这也就是第三种债务解决办法,让别人承担。很多国家都在这么做,但是这样做有个毛病,非常大的毛病,会破坏大家对未来的预期。

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彻底完蛋了,所有人都不敢存钱,所有人都想欠债,到时候大家才会意识到啥叫消费主义。

这也是为啥我国对通胀极其敏感,当然了,美国也敏感,这次把全世界搞得鸡飞狗跳,不就是因为通胀的事。所以,适当的通胀可以,可是想通过通胀来赖掉债务,代价太大了,蒋委员长,魏玛共和国,委内瑞拉都这么干过,啥结果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指望通胀稀释债务,需要巨大的勇气,破坏掉整个社会预期的勇气,一般正常国家都干不出来。所以现实里国家处理债务,一般这三种办法糅合起来。

2、此外每年不能搞恶性通胀,温和通胀总可以吧?通胀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各国都会维持一个温和通胀,既不会过度稀释大家的存款,又能刺激大家去消费,除了日本人,油盐不进。这个不多说,大家自然懂。

举个例子,一个富人欠了好多钱,而且资不抵债,他应该变卖家产积极还债呢?还是过年再买辆豪车、尽量去炫富呢?

对于国家来说,逻辑是一样的,只是可以省了“炫富”那一步,毕竟手握印钞机,没人怀疑国家会还不上钱。那就好办了,可以借新还旧,大家注意下,一直借新还旧,其实就是不还钱只付利息,仔细体会下是不是。荷兰人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干脆钱不还了,搞成了永续债。

荷兰那么小,竟然连续打赢欧洲强国,变成首屈一指的强权,靠的是啥?不就是会借钱,把信用玩到极致。后来光荣革命“夺舍”了英国,荷兰高层一夜之间变成英国高层,又传给英国人,英国人接着暴走,接下来是美国人,套路差不多,基本就是荷兰人那一套,一直借一直还,培养强大的信用,借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借你的钱,造我的舰,最后把你打趴下。美国现在也是全世界借钱造航母,一码事。

美国日本的债务跟GDP的比例都比咱们高得多,也是因为他们利率低,每年支付的利息比较少。但是这么搞本身就是在钢丝上跳舞。大家哪怕有基本的生活常识,就知道欠债最可怕的就是越欠越多,越来越失控,最后掉坑里出不来。关键是没钱的情况下最容易做短视操作,然后越陷越深。这一点上国家和普通人差不多。

如今美帝霸权最重要的一根支柱,就是美债。美债其实就没准备真的还,一直借新还旧,两百年不违约,信用无出其右,所以才能以那么低的利息在全世界借钱。不过如果一直扩张下去,等到连利息都还不上,迟早崩溃,不过美国显然也知道这事。

对于国家也是一样的,中国现在债务和GDP的比值接近1:1,跟发达国家比不算高,但是这几年增幅很快,如果能控制住增幅,也没啥事。比如你仔细选址,借钱修了个水电站,将来的收益顺利还本付息,这肯定是对的;但是你借钱在山里修了个度假村,根本没人去,这笔钱就相当于死了,成了代价,看看将来谁承担吧。如果控制不住这种低效债务增长,很快每年GDP增长的那部分,都不够还利息的。

1675150785560301.jpg

到2022年11月初,消息更是被证明了一半,阿里、腾讯和京东三大互联网巨头分别公开宣布和三大国资运营商合作,联通的股价更是一度被直接拉升到涨停。

要知道,作为一家经营十分稳定的国企,联通历史上涨停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而在互联网行业之外,国资混改进入一个行业并非首次。

互联网行业国资化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我国的互联网巨头控制权还在创始人团队手中,外资股东们更多只是同股不同权的AB股财务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资本们确实持有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

1675150809154738.jpg

而头部互联网企业手握几乎全中国的人口数据,相应数据安全风险也极高。因此,互联网行业“国资化”趋势显然不可避免。

事实上,近年来国资已然存在逐步进军互联网行业的趋势。早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的子公司网投中文,就成为新浪集团的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二股东,持股比例均为1%。

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对抖音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是张一鸣最早成立的头条系公司,早在2012年就已注册成立。

国资新股东对互联网行业的融资股东“成分”和数据安全的管控可见一斑。

有了滴滴的先例之后,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在引入资本时势必需要更谨慎,而国资对于企业未来融资的一票否决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融资方筛选的制衡效果。

“数据要素市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是必然趋势,在数据的权力确定和市场流通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可信和有效应用以进行产业推进。互联网巨头拥有大量消费者端数据,在应用用户数据时需要以合规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虽然国资存在逐步进入互联网行业的趋势,但更多出于平衡资方背景管控数据的目的,到“混改国资化”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虽然有“腾讯和阿里被国资收购”的传闻,但相比于字节跳动和新浪微博的直接入股进行管控,实际上国资与腾讯之间明显要温和很多,二者更类似于“联姻”。

10月底,国家市监局公开发布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和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新设的企业主要聚焦于CDN和边缘计算业务,得到了经营者集中的无条件批准。

也就是说,两家各自拿子公司投一部分钱成立一个孙公司,在新兴业务上试试水。

更何况,主要聚焦的边缘计算和CDN的这部分业务原本更多是归属于国有运营商的领域。

中国的5G本身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缺乏应用场景,两者进行合作,对于实现电信领域的弯道超车而言,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强强联手”。

签署的仅仅只是战略合作协议而已

11月1日,京东科技在上海京东科技合作伙伴论坛上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战略合作的形式聚焦数字经济,开展数据中心、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等创新合作业务。划重点,京东科技和上海移动,不是京东集团和移动集团,仍然是子公司层面的“联姻合作”。

看起来似乎国资“入侵”的程度更高了些,从“子孙”层面上升到了“话事人”层面。但事实上,即使是集团层面,二者签署的也仅仅只是战略合作协议而已。

换句话说,就是两家合作得不错,交个朋友承认下对方是自己的长期优先合作伙伴。更何况,早在2017年5月,阿里巴巴就已经和中国电信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1月份的多领域战略合作,无非只是在原有的合作业务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已。

说到底,互联网公司需要基于国有运营商搭建的基站进行网络信息传输,而这种基础设施的合作需要调试等大量工作,难以快速切换。签署下战略合作协议做个长期的“回头客”,对双方都好。

虽然阿里和电信的合作被不少舆论解读成国资要“混改”互联网的信号,但事实上,阿里和电信的战略合作并非个例。

事实上,对腾讯、京东们来说,比起国资“混改”互联网,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互联网“混改”国资。比如“腾讯副总裁卢山出任联通董事”的旧闻,实际上就是源于2017年中国联通的混改,腾讯出资110亿元认购了5.33%的联通股份,随后副总裁卢山于2018年2月出任联通董事。

1675150862983606.jpg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生意本质上是一门垄断的生意,而从古至今,国资的生意很多也是垄断的生意。互联网行业由于本身做着连接消费者的业务,市场内消费者与商户之间的强相互依赖性直接导致使用人群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最终很容易诞生垄断性的行业巨头,比如微信在即时社交软件的地位,美团在外卖市场的地位。

互联网行业谈“混改国资化”为时过早

这类行业如果是民企垄断,老板和股东们出于盈利的目的必然会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由于事关民众刚需,即使涨价,消费者们受制于行业内只有一家企业没有选择权,也必须支付高溢价。比如丹麦和德国在电力行业私有化之后,居民电价已暴涨至欧洲的前两位,而法国的国有电力电价却还不到德国的60%。

1675150874355259.jpg

不管是字节、微博们的国资“象征性”入股,还是腾讯、京东们的间接“联姻”“抱大腿”,本质上都是互联网日渐介入人们生活的一个必然阶段,基于对数据的预防性管控和对未来5G应用的推动进行的一个阶段性措施。

互联网行业谈“混改国资化”仍为时过早。对于巨头们而言,与其担忧混改国资化,不如更多去思考在日渐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何保护好手中的数据宝库。在国资尚未真正“入股”混改之前,腾讯、字节们还有调整的机会,虽然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来源:风声岛 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人物广角




终于熬到新能源车爆发时刻 王传福一战赚了1450亿

【博览财经特稿】“造车?你疯了吗!如果你真这么做的话,我们将抛光比亚迪的股票!”2002年,当机构投资者得知王传福想要造车的消息后,一个个愤怒拨通了他的电话。但王传福心意已决,已经成为世界电池大王的他,将要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查理·芒格曾向巴菲特这样推荐王传福:“他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既是出色的发明家,又是优秀的企业家。”

有人说,要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你就必须去做5年、10年乃至20年才能做成的事。王传福和比亚迪,无外乎如此。

1966年2月,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无为县的一个木匠家庭,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同属安徽老乡。王家是拥有8个孩子的大家庭。王传福在家排行老七,上面有5个姐姐和1个哥哥,下面还有1个妹妹。靠着王父祖传的木匠手艺,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拮据,但三餐温饱还是能够勉强解决。

无奈之下,几个姐姐陆续出嫁,妹妹送给亲戚抚养,18岁的哥哥王传方也含泪辍学,进城打工补贴家用,家中仅剩王传福还在读书。带着家人的期待,王传福更加拼命学习,他发誓一定要考上中专,找一份吃“国家粮”的工作,让母亲和哥哥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因为错过两场考试,他最后也没能考上中专,只进了一所普通中学——无为二中。两年内,父母相继去世,王传福一时万念俱灰。望着家中残破的房子,想到结婚不久的哥哥,王传福动了辍学打工的念头。

此后,王传方便和妻子张菊秀做起小买卖,继续供王传福读书。为了给弟弟每周留出10元的生活费,王传方夫妇苦心经营。困难时,张菊秀还卖掉自己的金耳环嫁妆,挨家挨户借钱,留下了一段“长嫂如母”的佳话。

王传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最终在1983年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治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就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成为无为二中当年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相比高中时的沉默寡言和性格内敛,走进大学的王传福开始融入群体。他不但积极参加学校食堂举办的舞会,还被吸纳进入系团总支部,成为了党员。

1987年,成绩优秀的王传福被保送至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院”)读研,并在3年后留院任职,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由于研究成果突出,王传福得到领导赏识,很快就被破格提拔为有研院301所的副主任,主持全所工作,

不过正如复星创始人郭广昌一样,在见识市场经济的魅力后,王传福的命运轨迹也发生了转变。1993年,有研院和包钢集团在深圳合资成立比格镍氢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因为一直研究电池,被任命为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筹建。

《国际电池行业动态》1994年的一则消息,更是让王传福心猿意马:日本出于环保考虑,将放弃传统的镍镉电池产业。

王传福意识到,如果他继续留在有研院,这个巨大的产业机会将与他擦肩而过。“这么大块的肥肉摆在你的面前,怎么能不吃呢?”经过两年市场经济的洗礼,王传福对铁饭碗已经没有往日的热衷。

据王传福在《酌见》采访中透露,当时是因为两个字的名称不好通过工商注册,才采用三个字又念起来比较奇怪的“比亚迪”。他没想到的是,日后这个名字将响彻全球。

和赣锋锂业创始人李良彬一样,投身制造业的王传福,创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彼时,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就需要投入几千万元。

兜兜转转,最后向王传福伸出援手的,还是身边的两位亲朋好友。第一位是吕向阳。他是王传福的表哥,曾在央行地方机构工作,比王传福早两年下海。经过打拼,吕向阳通过贸易、房地产和金融投资积累了第一桶金。在王传福向他求助时,吕向阳投资250万元,成为了比亚迪第二大个人股东,现为比亚迪副董事长。

次年4月,两人再次碰面。经过三天两夜的促膝长谈后,夏佐全非常看好二次充电电池,也看好王传福的发展,便向比亚迪天使投资30万元,成为了第三大个人股东。如今看来,这笔天使投资创造的数万倍回报,已经成为创投圈的佳话。

在王传福看来,一套价值20万美元的机械手设备,如果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就是2万元人民币的成本。但如果拿这笔钱去雇佣工人,可以请来二十几个人,难道他们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这种性价比优势得到进一步扩大。当全球电池厂商因价格大跌陷入亏损泥潭,比亚迪却凭成本优势逆势增长,拿下全球40%的镍镉电池市场份额,销售额突破1亿元。

伴随业绩的不断攀升,比亚迪于2002年7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王传福也因此登上当年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以3.28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第13位。

跨界:不顾反对造车,获巴菲特投资

勇攀高峰是顶级企业家的标准之一。在当时的王传福看来,即使比亚迪把全世界的手机电池都拿下,那一年的产值也不过才几百亿,容不下自己这条巨龙。于是,王传福便把目光锁定当时国内正在爆发的汽车市场,想要打造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

再从差异化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公司要想在燃油车弯道超车确实很难,王传福的换道超车不失为一种策略。

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更加激烈。在投资人看来,年营收不足30亿元的比亚迪很难承担起动辄上百亿的汽车研发经费,而且汽车电池和手机电池几乎是两个物种,比亚迪做电动汽车,无异于从零起步。而电动车的广阔前景也尚未明朗,王传福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

面对众人的反对,王传福的倔脾气上来了:“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我一定要做。”这与吉利李书福当年“汽车无非就是4个轮子加上2排沙发”的狂言何其相似。因此在2003年1月,比亚迪以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正式踏上了造车征程。

不过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和政策的成熟度来看,比亚迪电动车的推出都为时过早。要知道这年马斯克才刚刚入主特斯拉,Roadster电动跑车还要4年才能惊艳全球。因此这几款电动车型昙花一现后,又很快归于沉寂。

他们第一个对标的车型是丰田的花冠。在成本只有对方一半的情况下,神似花冠的比亚迪F3在2005年9月上市后,便大受欢迎。不到一年,F3销量就超过10万台,创下了当时汽车自主品牌最快的纪录,比亚迪也顺势进入自主品牌的第一阵营。

对于比亚迪燃油车的模仿,很多人都不屑一顾,但王传福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在他看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重要,这是市场后来者要追上先发者,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比亚迪在中国的风声水起,引起了美国投资者李录的注意。在持有比亚迪股票几年后,李录把王传福介绍给了股神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既是出色的发明家,又是个伟大的企业家。”在见完王传福后,芒格给出了这个评价。

要知道巴菲特此前在中国只投资过中石油,这次重仓比亚迪无疑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在股神光环的加持下,比亚迪的知名度和股价比翼双飞,王传福还因此在2009年登上福布斯和胡润内地富豪榜首富的宝座,身价高达350亿元。一时间,比亚迪和王传福风头无两。

出于成本的控制,无论是早期的电池,还是后来的汽车,王传福奉行的都是一套屡试不爽的打法:人+夹具=机械手。

几番升级后,比亚迪最终形成了生产的垂直整合模式:即公司将产品链条的全部或者大部分纳入自身内部,对整个上下游实行强管控。

但王传福当时却认为,全球化采购能降低成本是国外对中国汽车企业使用的洗脑术。很多汽车零部件都曾被外国巨头垄断,你如果不能生产,他就可以坐地起价。

虽然零部件成本得以控制,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比亚迪的人海战术逐渐失效,利润也遭到吞噬。而且,由于常年内部自产自销,没有市场机制约束,比亚迪零部件的质量和腐败问题也开始频发。据《环球企业家》报道:“为了寻求内部过关,(比亚迪)零部件厂长大多会请品质处和工程院同事们,以团建的名义参加各种饭局、KTV等。”

由于资源大量倾斜给新能源业务,比亚迪燃油车的研发和产线改造遭到拖累,新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经销商只能靠F3和F0勉力支撑。而为了完成年度目标,比亚迪在2010年更是向经销商疯狂压货,不料却招致抵抗,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退网门”。

屋漏偏逢连夜雨。从2009年起,欧美进行长达两三年的光伏反倾销和反补贴,投资光伏全产业链的比亚迪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磷酸铁锂电池、半导体等新业务的拖累,比亚迪的净利润从2009年的37亿元暴跌至2012年的0.81亿元,股价更是在一年半内跌去了85%。

面对重重压力,2012年,一向心高气傲的王传福也在媒体上公开认错:“过去我们片面地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忽视品牌质量的提升。我们在三方面犯了错误:经销网络、媒体关系和品质问题。”

危机之下,王传福开始收缩销售网络,削减资本开支,在内部发起“质量整风运动”,最关键的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垂直一体化模式。

意识到这个弊端后,比亚迪从2012年开始推行“事业部公司化”,同时将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业务关停并转,比如模具、橡胶和涂料等。

经过3年调整,比亚迪的销量在2015年重新回到47万辆,但已经被之前落后于它的长城(75.4万辆)和吉利(54.9万辆)甩出一个身位。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车以61722辆的成绩在2015年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在市场端,中国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同比增长53%,而比亚迪只增长了15%。

在电池端,比亚迪早在2007年就推出磷酸铁锂电池,而且出货量伴随整车一直稳居国内首位。然而2011年才成立的宁德时代,却趁着“白名单”将韩企挡在门外的窗口期,凭借补贴政策支持的三元锂电池,圈走诸多国内整车厂商,并最终在2017年反超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厂商。

面对内忧外患,王传福决定亲手打破内部的层层壁垒。而相比于2012年的小修小补,这次改革更加彻底。

在当前阶段,纯电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是比亚迪的技术策略,其中插电混动被比亚迪视为替代燃油车的排头兵。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推出了第一款插电混动的F3DM。在此基础上,插电混动技术又发展了两代。

在竞争对手和市场的压力下,王传福在2017年终于下定决心,让团队攻克这款发动机。历经3年的打磨,2021年1月,比亚迪发布DM-i插电混合平台,并推出基于该平台的三款新车型。新车不负众望,成为拉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的重要引擎。其中的秦PLUS DM-i,更是成为比亚迪全系最畅销车型。

刀片电池的发布,也让比亚迪重新扬眉吐气。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曾经被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压着打。

在王传福看来,安全是汽车最重要的产品特质,电池自燃的现象根本不应该出现。所以当政策补贴滑坡、并且不再把能量密度当成补贴指标时,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的出货量反超三元锂电池。

在电动车智能化方面的布局,也是比亚迪的必打之仗。“汽车行业的变革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王传福在一次行业峰会上表示。

据比亚迪副总裁杨冬生透露,研发投入有个硬指标,即工程师数量。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领域,比亚迪已经投入了2000人,比亚迪对智能化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而对于自动驾驶,比亚迪第一阶段主要依靠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第二阶段正在采用外部合作加自研的方式。“汽车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家企业不可能做全部的事情,合作造车是必然趋势。”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表示。

其次说说组织架构上的变革。在大面积切换外部供应商后,比亚迪的事业部编制不断缩减。到了2017年11月,在比亚迪成立23周年活动上,王传福宣布将庞杂的事业部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云轨、电子和电池五大事业群,以此推动决策权下放和零部件外供。

“未来3-5年是一场大战,决策要加快,尽量扁平化。今天一线的指挥官归我直管,这样决策可以很快,不需要层层去汇报,不然会贻误战机。目前看这种组织结构更加有效。这场战争打完以后,可以进行一些适度的调整。”王传福表示。在他看来,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变化太快。在这场变革中,一定是快鱼吃慢鱼,绝不是大鱼吃小鱼。

从2018年起,王传福就开始和同行眉来眼去,陆续拜访了北汽前董事长徐和谊、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讨论包括动力电池外供等问题。到了2020年,比亚迪不再遮遮掩掩,正式推出“弗迪系”,成立了五家独立的零部件公司——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

据外媒Teslamag.de报道,目前弗迪电池已经上线特斯拉柏林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在此之前,宁德时代是特斯拉唯一的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另外,由于成本优势和续航增加,弗迪电池的刀片电池正在被更多的车企放入备选清单。

最后说说海外市场的拓展。在腾讯新闻《酌见》访谈中,王传福吐露过一段经历:“我第一次去美国,他们老让我拿返程机票给他看,我觉得很难受,好像我就要赖在你美国不回来似的,我干吗要赖在你美国不回来?”

有人说不太洋气,但王传福认为对推广中华文化有益,即使影响销量也没关系,他舍得这点销量。经过近20年的技术和资金积累,如今的比亚迪开始走向海外,王传福想用事实证明,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已经可以对外输出。

在出海策略上,王传福选择多点开花,密集出击。比亚迪将海外市场分为美洲、欧洲、亚太、中东及非洲四大块,分别由不同高管负责,王传福将决策权下放给他们,以提高灵活性。

结语

伴随新能源发展的东风,深耕行业20年的比亚迪经过几番变革,销量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比亚迪公告显示,公司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186.8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86.35万辆,超越特斯拉的131万辆。

1月5日,比亚迪发布了电动车高端品牌仰望U8,这款携带众多黑科技的新能源产品定价超过百万。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百万级别的豪华车市场仍被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传统燃油车企业牢牢占据。2021年,在百万级汽车销量榜上,也只有保时捷Taycan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新能源车型,以7087辆的销量成绩排名第七。

1675151058564904.jpg

胡润富豪榜,被网友戏称为“杀猪榜”,有些富豪登上富豪榜后,就开始跟着倒霉。

李河君曾经留下不少豪言壮语:“汉能,无所不能”;“汉能,让万物发电”。而今,李河君口中的汉能: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70余次;旗下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正在破产审查;拖欠员工薪资,被集体讨薪。

穷山沟飞出“金凤凰”

1984年,李河君以优异的成绩从河源中学毕业,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系。穷山沟飞出了“金凤凰”,李河君成了观塘村的风云人物,是整条村最靓的仔。

上了大学,李河君就急不可耐地想赚钱了。大二那年,李河君组织了30个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胶卷。3天下来,除了本钱和同学们的工钱,李河君挣了12元。李河君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的滋味,只要能赚钱,他什么都干。

没想到,大学老师更有魄力,还真借了5万元给他。凭着李河君的实力,短短3个月时间,5万元就被亏光了。

李河君的第一次豪赌

李河君四处寻找水电站资源,在考察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水电行业利润丰厚。于是放弃了收购上市公司的想法,正式进入水电行业。李河君成立了华睿投资集团,花了1000万元,在老家河源东江上收购了一座小水电站。

初涉水电站,李河君就发现:水电站建成之后,不用原材料,成本极低;一旦开起来,就像印钞机,每天都有收入。尝到甜头,李河君不断收购水电站,大大小小收购了好几个水电站。

得到消息的李河君,一口气和云南签了6座百万千瓦的水电站,总发电量达到了2300多万千瓦。这让发改委大吃一惊,当时还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进入百万千瓦的水电站。担心李河君的资金实力,发改委拒绝审批。

2003年,李河君还斥资12亿元,收购了青海尼那水电站,成为当年最大的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案。也是那一年,《新财富》推出的富豪榜上,36岁的李河君,以20亿的身家,排名23位。

1675151109238682.jpg

很多朋友劝李河君放弃,把水电站转手卖掉,赚一把快钱。当时,也有好几家国企洽谈过,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李河君没有动摇,为了筹措资金,他把手上优质的水电项目卖掉,把宝全部押在金安桥水电站。

金安桥水电站资金理顺之后,李河君可谓意气风发,底气十足。金安桥水电站一旦建成,每天可以进账1000万元,每年可以赚二三十亿。这的确是一个超级印钞机,只不过,钱还没有印出来,雄心壮志的李河君,就开始计划怎么花钱了!

金安桥水电站的成功建设,让李河君信心百倍。他可以做成别人都不看好的事,他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相信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李河君想把金安桥水电站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光伏发电行业

2009年,李河君正式进军光伏发电。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介入时机,当时,光伏行业巨头无锡尚德,因为多晶硅价格暴跌,光伏市场萎缩,而深陷债务泥潭。尚德电力的老板,光伏专业的博士生——施正荣,焦头烂额的表情,是下图这样的。

既然多晶硅不行了,那李河君就得另辟蹊径,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当时,光伏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尚德为代表的多晶硅路线,太阳能转换效率高,能达到15%;另一条是薄膜发电,效率不到9%,但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应用范围更广。

原本薄膜发电的原材料成本,比多晶硅更便宜。后来多晶硅价格暴跌,薄膜发电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由于技术门槛极高,应用极少,后续投入资金超大,光伏博士施正荣放弃了薄膜技术。

李河君先是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老家河源的领导听。汉能要在河源投资21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千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研发基地。

河源非常谨慎,要钱没有,要地可以免费用。那时候,汉能账上还有点钱,又急于打造出样板基地。于是,广东汉能落户河源高新区,一期项目于2011年11月19日落成投产。

河源基地的生产线,李河君是从铂阳太阳能公司购买的。铂阳太阳能2008年成立,2009年香港上市,汉能成为了它的大客户。2010年,李河君花11亿元,获得了铂阳太阳能29.4%的股权,成为了大股东。之后又增持至50%,李河君成了实际控制人,董事会也全是汉能的人。

李河君埋下的雷终于爆了

1675151159648863.jpg

2012年,汉能在官网上宣称:预计各基地总产能将达200万千瓦,汉能控股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李河君说:“东西不好没人买没关系,我先用到自己的电站上,这样还能撑几年,等要还贷时,我再用好的技术换。”

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是李河君的雄心壮志,也是汉能薄膜滞销的无奈之举。一旦上了这条船,他就再也停不下来了。2012年底,在港上市的铂阳太阳能,更名为“汉能太阳能“,后来又改名为“汉能薄膜发电”,汉能的光伏业务正式借壳上市。

原因正是汉能薄膜没有销路,只有卖给汉能集团,然后往下游延伸,建成太阳能电站,靠发电并网获得收益。这给汉能埋下了一个巨雷,但这种关联交易,让汉能薄膜的业绩飘红,股价开始轮番上涨。

1675151173697958.jpg

李河君倒在光伏风口让人唏嘘

曾经让李河群引以为傲的金安桥水电站,投资200亿,年入二三十亿的项目,于2011年建成。它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正现金流,相反,被100多亿的债务窟窿拖垮,作价27亿拍卖,还找不到接盘侠。

受到质疑的李河君,否认恶意欠薪,退掉了已经到手的美国绿卡,誓与汉能共存亡。在汉能被做空之后,李河君一直在自己挖的深坑里挣扎,也在积极自救。

1675151187934815.jpg

李河君的移动能源公司,概念非常之好,采用分布式的发电。为了让万物发电,汉能移动能源又发布了汉能瓦、汉能墙、汉能伞等各种终端产品。这些产品,和最早汉能的薄膜一样,面临同样的困境,没有销路。

1675151200518565.jpg

成了就是伟大的梦想家,败了就是骗子无疑。在我看来,李河君是有着清洁能源的伟大梦想,但他也是一个超级赌徒。他拉着政府和银行,对相当超前的薄膜发电技术豪赌。

李河君倒在光伏风口,真是让人唏嘘,当初要不是选错技术路线,就用统的硅板发电,搭上去年的光伏风口,也不至于如今这个下场。选择大于努力,哪怕技术再先进,早一步就成先烈,早半步就成先驱。多少英雄汉,走错一步,后面就步步错。首富,也不例外!(来源:大江湖解局 作者:江湖大大)




社会热点




“无限制的放水救楼市” 楼市调控终极目标明确

【博览财经特稿】房价稳定……不涨不跌或微涨微跌,是对各方最有利的结局,这也是楼市调控的终极目标。

近日,人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一则《通知》,全称为《关于建立新发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建立“房贷利率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让房贷利率的高低和房价的涨跌走势相挂钩、并进行动态调整。请注意,这是一个长效机制、是长期要执行的,而非短期的、临时的、阶段性的政策,其影响重大。

之前监管层对房贷利率下限有要求:若是首套房,房贷最低利率是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5年期LPR)减20个基点(即0.2%);若是二套房,房贷最低利率是5年期LPR加60个基点(即0.6%)。若按照当下5年期LPR4.3%来计算的话,首套房的最低利率就是4.1%、二套房的最低利率则是4.9%

《通知》第二条写着,在评估期内、当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和环比连续3个月均下跌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举个例子:2022年12月、2023年1月、2023年2月为一个评估期,这个三个月内新建商品房的价格、不管是环比还是同比均下跌的话,自2023年4月起、其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就可以低于4.1%。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是一个非对称性的利率调整机制……当房价跌时、理论上房贷利率可以无限往下跌直至0利率,当房价涨时、房贷利率并不会无限制的往上涨,最多只是恢复至原先的房贷利率下限。意图很明确,比起害怕房价上涨、其实更害怕房价下跌。

为什么害怕房价下跌?一是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太重要,二是房价下跌会引发风险、且风险会外溢。

第一个就是房地产风险,其他的两个分别为金融市场和机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后两个风险其实就是第一个房地产风险外溢的结果。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太长、涉及的行业领域太广,是国民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GPD的比重为7%,再加上相关的建筑业则达到了14%。

什么意思?如果房地产歇菜了,那整个国民经济就将歇菜,且风险外溢、直至失控。地方政府一半的财政收入没有了,可每年的财政支出却是刚性的、另外还要还数额巨大的地方债,其结果就是行政无法运转。当老百姓的资产跌了、甚至负资产(房子只能卖60万、可却欠银行70万的贷款)了,谁还敢消费呢?

房价下跌、尤其大幅下跌的后果,我们难以承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就是由美国房价下跌引发次贷危机、再引发金融危机造成的。而现在房地产却面临加速下跌的风险。

“无限制的放水救楼市”

监管层原以为通过阶段性的临时性刺激政策,能带动房地产稳住向好,那曾想房地产行情却急转直下、如同烂泥扶上墙,所以“阶段性”的货币刺激政策也就变成了“长效机制”。这则新《通知》的隐含意思可能很多人还没体会到,其实就是“无限制的放水救楼市”。

所以今年打算买房的,不妨把房贷办理时间选择在4月份,因为3月份会发布上一个评估期的房价涨跌数据。相信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同比和环比均下跌的,那时办理房贷、利率下限就会低于4.1%,也算是白捡的红包。

房价最好的结果、用经济学上一个专业术语——多方博弈后、纳什均衡的结果就是房价稳定……不涨不跌或微涨微跌,这也是楼市调控的终极目标。(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米筐老A)





前期有多宽松、扩张有多猛 还债时就有多痛苦

【博览财经特稿】前期有多宽松、扩张有多猛,还债的时候就有多痛苦。——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悲观情绪事件接二连三似乎都在暗示还债的日子快来了!眼前复杂的局面,最怕的是债务无法转移腾挪,而资产价格下跌到某种程度引发抵押物价值不足,从而触发银行要求借钱人(或机构)补充保证金。这才是还债的时刻,也是危机最严重的时刻。

虽然,高层早就意识到债务问题很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并先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主动挤压地产泡沫。但是,在排风险的过程中,高层没有料想到疫情会持续那么久、房地产会那么脆弱(当然,下手也不轻)。这才是眼下一系列困局出现的直接原因。

截止目前,政策去杠杆的过程除了触发地产债外,城投也仅仅停留在商票、非标的违约程度,影响范围相对不大,别被某些60万亿标题吓到。真正吓人的是标准债违约(当然,上述情况也不是好事儿)!因为非标带来的悲观情绪很容易引发资产价格下跌,面积一旦变大,就会向标准债蔓延,造成系统性金融危机从而冲击实体经济。所以,接下来怎么办、还会发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肯定还是政策与经济规律的对抗,如何避免大面积资产价格下跌。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形:你手里有工资、有资产,也有大量的债务。现如今(和未来)是债务大面积到期、支出增长的日子,而你的收入却在下滑。

经济增速下滑背后意味着收入在下滑,信心不足又很容易引发资产价格下跌。去年的失业率、股市、理财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前者属于债务转移,实质上并没有去杠杆,比如去年房地产债务部分转移到政策性银行;后者属于去杠杆,比如房地产送东西变相降房价。

具体是这样的:抵押品价格下跌→企业(个人)获得贷款减少→补保证金或抵押物→减少投资→进一步让抵押物价格下降;如果抵押物价值降幅太快太大,很容易引发集体抛售或者借款人放弃抵押物而违约。

这需要维持经济热度、维持资产价格。方法不外乎,供给端:印钞和中央政府信用兜底,以此实现债务转移;需求端:激活买方信心,有买才能确保资产价格不会坍塌。相信最近的政策大动作诸位也都看到了。

客观地说,当前暴露这些风险并不是什么坏事儿。2008——2016年以来的过度宽松导致债务过高的问题早晚都要处理,现在暴露起码有两点好处:1)经济处于中速时期,起码比低速时期处理好;2)压力快速爆发反而会加速财税体制改革。

另一方面,城投作为地方融资的企业,背后反应的是财权与事权的问题。为什么早些年债务扩张的那么厉害,为什么没有约束,作为财政核心的财税制度应该如何革新才能从根本上阻止地方债务的无需扩张?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此刻,提前碰上非标暴雷,恰恰是“紧张情绪”倒逼我们深思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契机。直接税占比、税法、转移支付、预算、监督……规范起来形成约束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的关键,希望今年能够听到这类改革的声音。同时,它反作用于生产力也会带动经济增长,更好地为金融风险化解创造有利条件。(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和卿)




形势分析




2023年金融环境整体偏紧 全球摆脱“类滞胀”不易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全球通胀上,经济下,市场下。受地缘冲突外溢影响,能源、原材料等商品走高,以及欧美规模空前内需刺激,除中国外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持续走高;美联储等海外主要央行政策激进转向收紧,海外经济开始趋缓,各国股市、债市、商品市场纷纷下挫,外汇市场剧烈波动,日元兑美元回落盘中一度跌破150,创1990年以来新低;英镑、欧元兑美元汇率接近平价。

全球能否摆脱“类滞胀”?

全球经济前景趋缓。近期数据显示,全球电子产品、纸箱销售放缓,航运指数下降,中国、韩国外贸趋缓,美债曲线严重倒挂,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持续放缓,美国房地产持续下滑等,这些都预示着全球经济前景在放缓。高通胀、金融环境紧缩,地缘冲突与疫情干扰有望成为今年全球需求拖累因素。美国面临高通胀、刺激政策退坡、美联储激进紧缩滞后显现、财富效应减弱等,经济前景趋缓,目前美国储蓄率已降至历史低位;欧洲经济面临地缘冲突,能源和食品危机,高通胀、欧洲央行激进加息,以及海外需求放缓,欧洲经济面临经济硬着陆风险更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面临通胀压力、金融环境紧缩、海外需求趋缓压力及疫情扰动,同时,欧美维持高利率,也限制部分新兴经济体内需扩张政策。

2022年以来全球通胀持续走高并产生广泛影响,居民储蓄快速消耗,中低收入群体支出预算缩水,消费者信心低迷等,随后美联储等央行政策重心先后转向“控通胀”,2022年美联储7次加息,累计加息425BP,创记录;2022年7月欧央行正式转向激进加息控通胀等。由于金融环境收紧,供应链产业链有所恢复,能源等商品价格高位回落,以及需求趋缓,全球多数经济体通胀呈现触顶回落态势,综合考虑高基数、需求持续放缓等,预计全球通胀有望趋缓态势。但2023年通胀压力仍难完全消除,主要是面临能源等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和服务价格粘性两大逆风。

另一方面,服务价格存在粘性。受海外防疫解封,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限制减弱,居民消费逐步由商品转向服务,加之劳动力市场结构问题,服务行业薪资增长相对快,推动服务价格走高;截至2022年11月,美国、欧元区服务价格指数同比分别增长6.8%(不含能源)和4.2%,均创出30多年高位;而服务价格由于住房合同、服务行业薪资上涨刚性等,导致服务通胀具有较强粘性。

欧美央行接近加息尾声但并非转向,金融环境继续偏紧。目前看,欧美主要经济体控通胀工作很难在2023年完成,通胀普遍高于2.0%目标,在通胀牢牢受控(通胀令人信服地向2.0%趋近),央行有望继续推升利率并保持限制性水平较长一段时间。可以预见,2023年大部分时间,欧美央行将维持高利率;截至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8.6万亿美元,是上一轮QE资产负债表高峰期1.9倍,2023年美联储缩表进度有望加快(参考前一轮进度预计今年缩表1.4万亿美元左右),即美联储将继续从市场收水;对于部分新兴经济体而言,美联储加息趋缓,外部紧缩压力减少,但由于内部高通胀,欧美政策维持高利率,这部分经济体扩张政策空间仍然受到抑制。整体看,2023年全球高通胀仍难被制服,利率维持高位,金融环境偏紧。

全球市场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来,欧美两轮的非常规超宽松政策,导致全球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从宏观看,全球经济趋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私人部门信用资质下降,金融环境收紧导致借贷成本快速上升,这种情况,全球高债务存量,结构再融资压力将有所上升。例如:欧洲部分边缘国经济放缓,高债务压力,利率过快上升可能导致债务再融资环境恶化;部分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同样面临少数经济体债务风险暴露压力。对部分经济体来说,2023年平安过渡仍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美债面临“类滞胀”环境。通胀继续维持高位,金融环境偏紧,经济前景趋缓;文章预计美联储一季度加息两次,利率峰值5.0%附近,并至少保持高利率至三季度末;同时,美联储QT加快叠加美债新发供给,美债市场流动性压力有所上升,高利率、高通胀环境可能削弱美债投资吸引力。但考虑到通胀高位回落,美联储加息尾声,经济衰退前景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吸引部分资金押注美联储暂停QT、降息,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

中国经济展望

经济——2022年中国经济主要拖累来自疫情、房地产低迷,内需受到抑制,但去年经济大盘基本稳住了,经济并未陷入衰退,物价保持温和,供应链产业链恢复畅通,就业市场基本稳定,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经济动力来自外贸超预期表现,国内及时出台纾困、保供稳价、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基建、制造业投资在促进内循环、稳定经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国内持续优化房地产措施,疫情对经济限制减少,经济活动将加快恢复,同时,国内实体经济支持、稳投资、稳楼市、促消费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效果滞后显现,国内内需动能将明显恢复,以及外贸韧性足有助于抵消欧美等经济体需求放缓压力。

金融市场——2023年国内股市前景转趋乐观。股市积极因素在集聚,国内疫情影响减弱,稳增长政策支持,经济稳步恢复,企业盈利前景趋暖;宏观政策环境友好,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偏积极,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经过长时间调整,国内股市估值低洼。国内金融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国内经济与政策方向确定。

但地缘冲突、全球经济趋缓,各国经济分化等,全球经济、政策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外汇市场波动仍剧烈。(来源:FT中文网 作者:周茂华)





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城投债刚兑信仰将被彻底打破

【博览财经特稿】城投债的刚性兑付信仰将被彻底打破。2023年开年,一则债务重组的新闻如同惊雷炸了整个投资圈。

贵州省遵义市最大的城投集团——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12月30日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其与各家银行就155.94亿贷款重组达成一致、并签署相关协议。根据该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将延期至20年,年利率调整为3%至4.5%,前1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后10年分期还本。

20年后的100亿跟现在的100多亿,虽然数值相等、但购买力和使用效力当然天壤之别,但却保证了银行在账面上没有坏账损失啊……这是个化解金融风险的妙招。

其实不仅类似遵义道桥这样的非标城投债出现违约,就连更标准化、理应更刚性兑付的城投商业票据也出现了逾期,且数量不断攀升。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2021年底首次出现城投公司票据逾期、但截至去年初月逾期数量也就个位数,可自年中后逾期快速增加、去年底居然高达61个城投公司发行的票据逾期。

城投债虽然不是地方政府债,法律上看应属公司债、但谁都知道其有政府的隐性担保,一向被认为也是政府的债务,所以其信用度很高……发行时遭哄抢,且都相信能100%的到期本息刚性兑付。

城投债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之前地方政府是无权发政府债的,能发政府债的只有中央政府、也就是我常说的国债,直到2015年新《预算法》发布、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专项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怎么办?加大国内投资。可投资得有钱啊,可钱从哪里来呢?企业不会轻易追加,毕竟产能过剩、出口的商品卖不掉还想着转内销呢!于是咱们的体制优势就出来了、可以政府增加投资啊。

城投平台怎么运作的呢?地方政府先把一些国有土地等作为资本金注入城投公司,城投公司以土地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城投公司拿到贷款后搞城中村拆迁或买城郊的土地、通水通电通气平整后再卖地,卖地的收入归还银行贷款,如此形成完美闭环。

随后,全国各地的城投平台公司如雨后春笋的生长出来、并迅猛扩大,通过借入大量资金来带动投资、刺激经济,其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城投资金循环的关键在于楼市要好,大家愿意买房、土地卖得出去,而问题就出在这。因为广大三四五线城市、其楼市大多情况下都是很差的,所以这种循环无法持续。

1675151643211806.jpg

城投债打破刚性兑付时间到了

1675151657583783.jpg

当下就出现了这种困境。每一次房地产低迷期、都是城投债逾期较多的时候,这里逾期一般是本息延期支付、而不是本息不还……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刚性兑付了。

因为大家笃定“一旦与政府相关的债务出现风险,政府一定会兜底以防风险扩散”,所以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各资管机构等才会对城投债狂爱不止。

其实关于地方隐性债务问题,早在2010年中央就有所察觉、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条文法规,并大致经历几个阶段:2010-2013年,主要是初步搭建监管框架;2014-2017年,允许地方发债筹资、并通过发政府债来置换城投债;2018-2020年,在“稳增长”政策下、城投债又有所放松;2021年至今,则着重强调防范地方政府债风险。

其实本轮全国楼市的高点应是2017年,因为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高点都在2017年、只是小部分如深圳/东莞/宁波等城市才出现了2020年的又一波上涨。而城投债的逾期违约也几乎都在中西部等经济实力弱的地级市县。

随着楼市持续转冷并长期横盘,城投债的刚性兑付必将打破、而大家长期形成的坚定信仰也将随即崩溃。现在,时间到了。

房地产暴雷的风险持续外溢,这回轮到了城投债的资金中介们。城投债的资金中介们瑟瑟瑟发抖。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示,自开展融资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江苏省镇江市共查处数十名干部,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看似一则普通的反腐败新闻,其实它的亮点关键词在这: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债、资金掮客、高额资金中介费/融资顾问费、倒查十年。

如果只是赔了中介费、相当于没赚这个钱,似乎还有些心理安慰,可有些中介则直接进了监狱。

资金中介们内心不平:当初你们城投平台急用钱时,求爷爷告奶奶的让我帮着找资金,融资顾问费可都是白字黑字的写在合同上,现在不用钱了、要还钱了,开始卸磨杀驴要倒查十年……觉得综合融资成本高、当初你们别借钱啊。

资金中介们还是嫩了点、太天真,以为从中牵线搭桥把资金客户和城投平台对接起来、自己赚个信息费再返一些给城投公司“管事的”,就能安稳无忧的躺赚……哪有那么容易?!

如今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为什么非标城投债会牵扯到大量的资金中介?因为资金客户和城投平台联系不上,资金客户不知道去哪里找城投公司、城投公司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资金客户,此时就需要中介从中牵线让双方对接,当然会向借款方收取一定的融资顾问费。

城投债表面看是地方国企的企业债,按理说逾期、暴雷、重组、破产等都很正常,这都属于企业的常规操作,但现实却十分复杂。

这么好的投资标的,卖给谁、又不卖给谁呢?一定程度上由城投公司的领导说了算,于是资金中介的白手套功能来了…在能获得上级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尽量把融资顾问费往高了报,之后再从中介那里获得回扣。

资金中介的作用又来了,只是得给更高的借款利息和更高的融资顾问费。不管是谁求谁,其结果都是无形中推高了城投债的融资成本。如今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说实话,资金中介在城投债的融资过程中是有一些贡献的,毕竟能快速的把钱筹集到、并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融资顾问费也明码标价、并经过层层审批写入了居间合同中,它的瑕疵出现在行贿上、也因此留下了把柄。

有机构测算,目前全国的城投债规模在60万亿、占2022年GDP总额120万亿的近50%,很多地方政府的城投债已处于暴雷的边缘,甚至出现了贵州省遵义市城投债后延20年、前10年只还息不还本的化债方案。

经济下行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税费收入,就冲击了地方债的还款来源,其实更重要的是房地产的重挫……用卖地收入归还城投债的还款模式彻底终结。

曾经风光无限的资金中介们,估计最能深刻体会到“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却叫人家牛夫人”的落差感受。之前城投平台急需募资筹钱时,资金中介被奉为座上宾、并被尊称为“专业的融资专家顾问”,如今需要还钱发现窟窿太大时,这些资金中介一律被贬为抬高了总融资成本、且涉嫌犯罪的“资金掮客”。(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米筐老A)




社会透视




囤货76亿却还不起46亿债 “东北参王”饱受多方质疑

【博览财经特稿】发不起工资、交不起税、还不起债,存货里的人参却是越养越多,多到需要64年才能卖完……眼下,“东北参王”紫鑫药业正受到多方质疑,就在此前的问题尚未厘清之时,公司又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根据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已决定对紫鑫药业和公司原实控人郭春生立案。

2012年,郭春生因病辞任董事长,但其在上市公司的实控人身份,直至2021年才发生变化。期间,紫鑫药业的违规操作多次被监管点名。对此,紫鑫药业董秘表示,收到的立案通知书中,并没有信披违规时间的具体信息,自己也是2019年才来,后续进展需等待调查结果。紫鑫药业的业绩背后,还有多少隐秘的角落?

“鉴于公司目前因债务问题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危机,依靠公司企业自身经营已无法摆脱困境。”三季报中紫鑫药业的表达,充分说明了公司目前的窘境。

业绩下跌的同时,紫鑫药业的债务情况正逐渐恶化。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升至79.23%,负债总额达83.82亿元,均为历史最高。

此外,半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8月27日,公司需在一年内偿付的银行贷款达49.51亿元。由此可见,紫鑫药业的债务结构以短债为主,有不小的兑付压力。除了欠银行和信托钱,截至2022年上半年,紫鑫药业还累计欠付员工薪酬6800.41万元、欠付各种税金7789.31万元。

由于还不上债,紫鑫药业及相关债务主体子公司草还丹药业、紫鑫般若药业、紫鑫禺拙药业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股东部分股份、多项专利权以及子公司名下不动产等也已被公开拍卖

紫鑫药业的控股股东康平投资,股份早已被悉数质押、冻结。2021年年初至今,其持股比例自35.65%骤降至7.69%,其中最近一次减持,便是用5.47%的股权抵给工行柳河支行偿债。

76亿元人参,能变现的有多少?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世界人参在中国,中国人参在东北的说法。东北独特的气候,为人参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2010年吉林省政府推出人参产业振兴规划,计划未来十年让人参产值翻十倍。而原本做中成药起家的紫鑫药业,也在搭上这股东风后,成为了省政府首批重点扶持的企业。

高调进军人参产业给紫鑫药业的业绩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2010年,公司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151%,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184%。2011年上半年,两项数据继续暴涨,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26%、325%。

不过,紫鑫药业没能维持住这份“风光”。很快公司被质疑财务造假,并遭到证监会调查,股价也随即掉头向下,人参业务又急速缩减。

从存货的构成来看,大部分都是“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公司的说法,即为人参种苗、林下参等。2022年上半年,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60.13亿元,占存货总价值的近80%。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2021年,紫鑫药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225.35天、11464.97天、20000天、23684.21天,远超同行业其他公司。换言之,2021年的存货要到2085年才能卖完。

此外,紫鑫药业董秘称,存货中大部分的林下参还处于养殖的阶段。再加上疫情下人参产品销售、出口基本停滞,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存货和周转天数高的原因。

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紫鑫药业储备人参的真实价值。毕竟曾引发A股医药行业最大财务造假丑闻的康美药业,存货中就曾包含大量林下参。去年8月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提到,康美药业林下参评估值与账面价值相差超33亿元。

国药药材上位,会带来新希望吗?

具体而言,2022年紫鑫药业在1月、2月、4月对2021年的预期净利润给出了三份不同数据,而6月年报的最终数据则是在第三次净亏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就连进场“接盘”的新控股股东也不“老实”。2021年10月,国药兆祥接替康平投资成为紫鑫药业新控股股东,但很快国药兆祥就因未按规定披露权益变动公告、以及违规减持股份被通报批评。

中国中药是国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药集团则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业的中央医药企业,国资背景的加持让紫鑫药业股价直接连涨3天。

然而国药集团很快声明辟谣,并驳斥了紫鑫药业报告书中的几乎所有说法。真实情况是,由于股权较为分散且股东持股份额接近,药材股份无实控人。在此背景下,入主不到一年的国药兆祥因多次违规,已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2年12月,中康润和股东已替换为自然人庄岩,但其仍间接持股340家企业,资本版图遍布医药、金融、贸易、房地产、物流、生物科技等领域。

后续上市公司被证监会调查、被媒体举报也是因为与郭春生家族成员的大笔关联交易。接下来,就要看药材股份能否处理好紫鑫药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来源:野马财经(ID:YMCJ8686) 作者:张凯旌 编辑:高岩)





惨烈一幕前所未有 属于全球互联网的冬天可能真的来了

【博览财经特稿】你可能不知道,美国科技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裁员。2023年伊始,亚马逊宣布裁员超过18000名员工,高于该公司最初计划的裁员人数。这不仅是亚马逊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也是近年来硅谷最大规模的一次科技公司裁员。

更让人惊讶的是,此次裁员只是硅谷冰山一角。自去年底,一波裁员潮席卷了硅谷互联网,Twitter、Meta、Netflix、Stripe等巨头都裁掉了成千上万员工。根据Layoffs.fyi网站估计,不景气的科技行业雇主在2022年总共裁撤了逾15万个工作岗位。如此惨烈一幕,前所未有。

一切早就有迹可循。正如亚马逊,这家电商巨头经历过因为疫情促使的短暂繁荣,又不得不因为疫情的平复而“打回原形”。

如今随着消费者逐渐恢复疫情前的消费习惯,叠加宏观经济境况变化,亚马逊正面临艰难处境。《纽约时报》分析称,当需求开始减弱,顾客转而回到线下商店购物时,亚马逊启动了大范围的成本削减审查,以缩减无利可图的业务规模。

可以理解为,亚马逊降本增效已经刻不容缓。今年以来,亚马逊业绩一直表现平平,电商业务下滑严重。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亚马逊净销售额为127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276亿美元;净利润为28.7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此外,由于美国飙升的通货膨胀导致企业和消费者都在削减支出,亚马逊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下跌了一半。

对此,Jassy的解释是,对于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简化”和“创造”同样重要。“我们乐观地认为,当我们不再大规模招聘甚至被迫裁员时,我们会变得富有创造力、敏捷性和拼搏精神。基业长青的企业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并非每年都会大举扩张。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背景下,我们通常会强调‘创造和简化’的领导原则。”

裁员的寒气并不只在亚马逊。2020年,疫情带来的一波红利让美国科技公司处于亢奋。得益于电子商务支出的激增以及远程办公的蓬勃发展,许多科技公司开始了招聘热潮,加大了投资力度。他们通过囤积人才来积极扩张,但现在,这些做法正在让科技行业消化不良。从最近的收益报告来看,亚马逊、Meta Platforms、微软等巨头均未达预期。

其中,Twitter的裁员状况一度闹得沸沸扬扬。马斯克掏出440亿美元收购了Twitter之后,仅凭一封电子邮件就裁掉了约3700个工作岗位。他还撤销了公司可在任何地方工作的政策,要求剩余员工都要到办公室报到。

无独有偶,去年11月,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宣布将裁减1.1万名员工,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3%,这是这家社交媒体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波大规模裁员。Meta的股票今年出现暴跌,经历几个季度令人失望的收益和收入下滑后不得不祭出裁员大刀。

还有美国网约车企业Lyft,也于2022年11月3日宣布裁员,计划裁掉13%的员工约683人,并表示将至少在明年之前冻结在美国的招聘。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在线支付服务商Stripe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科利森2022年11月3日也在给员工的信中说,在通货膨胀加剧、经济衰退、利率上升、能源危机、投资预算紧缩和创业资金短缺的影响下,公司将裁员14%,约为1100名员工。

这一趋势还在持续发酵。苹果也宣布暂停除研发岗位以外的许多招聘,今年将继续削减预算;美国外卖巨头 DoorDash 正在裁员 6%,约 1250 人;惠普公司(HP)未来三年最多将裁员 10%,约 6000 人;硬盘制造商希捷表示,将裁员约 3000 人……

在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还将听到更多的裁员消息。科技公司的高管几乎都把矛头指向了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科技公司本身的疾病也被观察人士拿出来剖析,比如近年来的急剧扩张导致企业臃肿,招聘最优秀、最聪明、人数最多的员工是科技公司的荣誉徽章,如今这个做法开始反噬硅谷。

一波接着一波的裁员潮背后,美股科技股在长达20年的大牛市后势头在2022戛然而止。

但好景不长。2022疫情好转、政策逐渐趋于放松,行情急转直下。道指年度收跌8.8%,纳指跌33.1%,标普500指数跌19.4%,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大型科技公司在2022 年市值总共损失了近4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徘徊在2万亿美元左右,奈飞、亚马逊的股价均腰斩,Meta的股票受到的打击更大,年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裁员潮。长期以来,硅谷科技公司处于金字塔顶端,像谷歌和Meta这样的公司获得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而对员工来说,在大厂工作成了一种身份象征。

这一幕国内大厂员工同样看在眼里,并不遥远。12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上的讲话流出,轰动一时。在讲话中,马化腾直接撂下狠话,“你活都活不下去了,周末还休闲的打球”“很多业务该砍就砍掉,不要留恋”。

更震撼是字节跳动,元旦前夕传出开启新一轮裁员。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公司整体优化规模约10%。各个业务线也已基本确认优化目标,今日头条、抖音、飞书、Tiktok、商业化、Data、懂车帝等业务线均有员工收到了裁员通知,涉及研发、产品、运营等多个岗位。

经过十年的高速扩张甚至是无序扩张,硅谷的企业家们也开始了反思。属于全球互联网的冬天,可能真的来了





1675152069775159.jpg
1675151956762654.jpg
1675151942153836.jpg
1675151929116508.jpg
1675151898223102.jpg
1675151884501196.jpg
1675151674475255.jpg
1675151628484308.jpg
1675151614379259.jpg
1675151735566607.jpg
1675151491222106.jpg
1675151429769968.jpg
1675151415196103.jpg
1675151146217856.jpg
1675151132701369.jpg
1675151121906685.jpg
1675151095170198.jpg
1675151083812672.jpg
1675151342721527.jpg
1675150848248458.jpg
1675150835722732.jpg
1675150822635567.jpg
1675150796338024.jpg
1675150623126839.jpg
16751503829054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5 13:21 , Processed in 0.15455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