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高层决策周刊0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5 1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被种种说辞吓到 中国仍有相当大的使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空间

【博览财经特稿】中国GDP增速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后基本上是逐季下跌。2019年第四季度为6%,2020年-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为4.67%。2016年《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谈话,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在下降,7年过去了,不但L型阶段还没“过去”,我们甚至连L型的横杠都还没看到。

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是不是必然的?1998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变迁、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消失和大大减少。其次,中国正以极高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显著下降。由于老龄化和其他原因,中国的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而近40%的高储蓄率是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再次,由于在过去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环境遭到巨大污染,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中国将不得不相应付出牺牲经济增长的巨大代价。再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利用后发(later comer)效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速度可能会明显下降。再次,随着印度等南亚次大陆国家和非洲国家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国际资本流入的势头也会逐步减弱。最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很可能会明显下降。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变的越来越困难。”

事实上,1998年之后的十年中,中国保持了平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我完全赞成这样一种观点:现在中国的double-digit growth奇迹已经结束了,难以想象一个国家可以维持数十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10%行不行,9%行不行?8%行不行?7%行不行?6%行不行?为什么非得要5%、甚至低于5%呢?有人能够算出来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就是4%、5%吗?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算得出来。更何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本身也不是一个同经济政策无关、甚至同你的结算结果无关的常量。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2011年到2013年,劳动人数不仅在增加,而且增速是上升的,但同期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迅速。你如何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这三年GDP增速的明显下降呢?

总之,长期因素肯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以集腋成裘的方法逐渐产生的,其影响只有在10年、20年、30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是这些长期因素对年度、季度经济增速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还有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如城市化、科学技术革新和革命、人力资本的提升。有研究显示,甚至连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也难以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

既然中国经济增速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2%下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6%不是必然的、且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出了一点问题。

官方的提法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请问,“积极”和“稳健”是什么意思?紧缩货币是谨慎,放松货币是不是谨慎?如果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是也有消极的财政政策?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词汇,但这些词汇往往缺乏必要的的清晰性和确定性。

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目标是2%,发展中国家一般把目标定于3%-5%。中国习惯把通货膨胀目标定为3%。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3%(有时是4%或更高),政府就会执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对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往往被高估。我认为,对中国而言,3%或略高一些的通货膨胀率是可以接受的,是利大于弊的。另外,西方国家2%的通货膨胀目标是个点目标。低于2%就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的水平;反之,就执行货币紧缩政策。

中国应不应该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主要看两个变量: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是低通胀+低经济增速,就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如果是高通胀+高经济增张速度,就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如果通胀和GDP低速增长同时并存,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就大大减少。自201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低通胀和经济增速持续下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采取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请大家批评。产能过剩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产业问题,钢铁产能过剩、汽车产能过剩、太阳能板产能过剩等等是结构性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从总量上看,只存在总需求不足问题,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或只存在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

不难设想,如果我们的产能增加了一倍,总需求也增加了一倍,我们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的福利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难道不是最理想的结果吗?

过去我们常说,在中国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这怎么并存?在产业层面,某些产业供大于求、另一些产业供不应求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在总量上、在宏观的层面,两者是不能并存的。

2012年之后,中国的通胀形势发生了更本性的变化。从2012年3月开始,中国的PPI进入负增长,并持续了54个月。2019年1月起,PPI又维持了17个月的负增长。从2022年10月至今,PPI依然是连续负增长。

2012年之后,面对GDP的逐季下降和平均2%的通货膨胀率。毫无疑问,中国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是,我们一直回避坚持执行明确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1702022525848274.jpg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进行了调整。202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这句话非常关键。过去十来年我们一直在强调治理产能过剩,在我印象中这是首次把总需求不足放在最突出地位。我们应该把这句话所反映的指导方针转化成系统的财政、货币政策和配套的具体措施。

马斯特里赫条约提出了执行财政政策的两条规则:(1)财政赤字对GDP比不超过3%;(2)国债对GDP比不超过60%。我们也严格遵守这两条规则,并以此引以为自豪。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当经济增长因有效需求不足而持续下跌的时候,政府必须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而不应固守马斯特里赫条约的两条财政规则。只要使经济维持必要的增速,并使利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反正,财政状况就会进一步恶化。日本1996-1998年财政重建计划的失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不少人批评央行“货币超发”,理由是中国M2GDP的比例太高,超过了美国。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第二,舆论批评央行超发的“根据”,是建立在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的基础之上。货币主义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也只有在这个假定之下才能说“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而最近这几十年,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下降。M2/GDP的高低并不能说明货币超发。

中国是否具有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

先看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中国的(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GDP=50.2%。如果加上城投债,按IMF的估算,2022年中国的政府债务对GDP比为110%。

1702022537100175.jpg

再看银行贷款对GDP比,中国是176%,美国是48%。中国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应该看到,就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来说,中国比美国小很多。不能因为中国企业杠杆率很高,就得出中国没有执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的结论。中国金融体系是否会出问题的关键要看银行不良债权。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率不超过2%。

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是衡量我们使用资本的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非权威计算,是我们所的年轻同志的计算。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确实不能说很高,但是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不算低,中国不是太差。

总而言之,我想说明的是,中国依然有相当大的使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不要被种种说辞吓到。

一个国家执行逆周期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候一两年就退出了,有时候可能10年。美国大萧条的时候还不止10年,在特定情况下,干预需要维持很长时间。

中国目前经济形势的特征依然是总需求不足,通货膨胀处于低位,我们并未面临保增长还是抑通胀的两难局面。我担心的是:由于某种原因,来自供给面的外部冲击导致通货膨胀率突然上升。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难度就会大大上升,就可能不得不面对滞胀的威胁。

我相信在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经济必将能实现2023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并在2024年取得更好的经济实绩。(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余永定)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三体问题”也许存在特解 跳出保交楼才能解决“保交难”

【博览财经特稿】近一两年来,房地产行业的风吹草动牵动着中国民众的情绪。亮亮和丽君这对普通年轻夫妇的经历,让众多买房者心有戚戚,掏空口袋付了房子首付,却成烂尾楼;直播维权被打,账号被封,最终拍拍衣袖,告别郑州回老家。而另一对河南夫妇投资2000万盘活烂尾楼,最后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刑事拘留,虽事情全貌尚未披露,但也不得不令人感慨烂尾楼项目的利益链之深。不由回想起此前西安300多户业主无奈住进烂尾楼的新闻,一年过去了,不知他们的小区是否通了水电,电梯运行是否正常,小区保安是否和外卖员发生冲突……眼前这种种现实都在提醒大家一件事:保交楼到底怎么样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487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

11月9日,菏泽鲁西新区对外宣称,累计为13个项目、6334套住宅,争取到位资金6.874亿元,全区“保交楼”项目已交付3899套,完成率61.55%。

另根据雅居乐集团半年度公告,雅居乐上半年在天津、南京、郑州、武汉、广州、中山、海口等47个城市,累计交付81个项目、超3.4万户,其中18%已提前交付。

尽管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或权威部门发布,但根据以上数据及消息,或许给外界形成了一个模糊认知:保交楼如火如荼,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现实是,一些严峻的事实不容忽视,在金融三支箭齐发后,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明显起色;尽管各地纷纷放开限购政策,但交易数据并未同步跟随,国内房地产企业仍深陷债务泥潭。

10月18日,国内知名房企碧桂园也出现美元债违约事件,前三季度净亏损270.69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7.76亿元),随后高管变动,控股股东海外评级被下调,子公司股权被冻结,1233万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未支付被强制执行……

更引发舆论热议的是万科评级时间,9月2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万科企业股份公司最新主体评级为Baa1,评级展望由此前的“稳定”调为“关注降级”;10月17日,另一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万科主体评级由BBB+下调为BBB;10月27日,国内知名新晋评级机构YY评级将其主体评级由4+下调为4-。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恢复乏力,万科包括美元债在内的证券价格异动表明投资人在理性判断、用脚投票,也侧面印证了房地产行业目前的状况。为避免市场恐慌、形成踩踏,11月6日,深圳市国资委领导及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董事长出席了万科与境内外金融机构举行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并做重要发言,但在 11月中下旬,万科的境内外证券异常波动仍在持续。

一年多来,各地保交楼“因城施策”。在政府统筹协调下,监管银行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协调资金、人员、政策倾向于对问题房企加快问题楼盘的建设和交付,本质上都是寄希望于房地产企业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并消化烂尾楼。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政策性贷款资金本意在于撬动市场化资金(包括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参与保交楼,每个地区的额度本来就有限,逐层分配后,各个楼盘的实际到位资金根本无法覆盖整个缺口。同时,现在各家房企自有资金不足且债务缠身,还面临融资受限或不及时等困境,又导致其他民营资本审慎观望、始终不肯进场,可以说最终症结仍犯在融资难上。

然而,不幸的是房地产前期的超前发展过于不理性,导致大量烂尾楼成为“狗都嫌”的烂骨头。这些情况若发生在前些年,各地还可以靠发展规划“画饼充饥”;但眼下是处在行业下行期,需求预期无法被有效引导,这类烂尾楼的消化就只得由城投公司或地方政府承担。

那么,换个思路,保增量是否可行,增量的范畴如何框定,是否会再次引发“地产热”?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笔者认为保交楼,增量和存量都要保。存量是必须得保,民生要保障、需求要呵护;增量也很关键,地产不能崩、分层要巧妙。具体建议是,存量烂尾楼建设交给城投公司,增量问题中的商品房交给优质房企、保障性住房交给有意愿的民营资本;不用强制金融机构刻意配合,按照自身风险偏好和专业评估,合规审慎展业即可。

“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这是数学界著名的三体问题。当下,地产、城投和金融似乎也陷入“三体”状态:房地产行业如何企稳复苏,城投公司压降债务后如何转型发展,金融体系如何续写五大金融新篇章?

跳出保交楼,才能解决“保交难”

民营资本当下被给予厚望,尽管社会上总不乏对其是野蛮人、企业家还是自己人的质疑,但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检验,已无需再有异议。但近几年经历了疫情、中美贸易战、用工成本上升、贷款逆向选择等各种阻碍后,能苟延残喘已算不错,观望恐怕成为多数民营资本的选择。

再议城投公司转型发展

过去各地都曾有过尝试,例如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大力发展,为各地产业集群打造贡献颇多,汽车、光伏、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等,今后这仍是大方向。此外,城投公司也曾进行过产业化转型试点,比如园区运营、人力资源、水电气供应、地产、旅游、贸易等等,但这类转型一方面违背了“城投信仰”,投资人无法认可一个靠运营收益性及行业成长性来举债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对民营资本形成“挤出”,且运营效率普遍偏低,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当下政策强调民营发展,引导投资。这就是城投公司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正好也符合曾经做过的两类尝试,只不过一类需要更加精进,另一类则需酌量控制。按照这个逻辑,处于过剩状态的城投公司,是否会像30年前国企改革那样猛烈与刺痛,笔者不敢妄下断言,也不希望此事大面积、快速发生。至少,笔者希望在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前,各地政府利用好城投公司完成目前的存量烂尾楼盘消化以及适量适当类型的保障房建设及运营工作。

关于上述项目的收益性和偿债资金来源问题,短期内还是要靠财政资金支持,但随着融资、投资恢复、产业联动,经济逐步转好,城投在产业引导、培育方面会有反馈,综合收益就有望覆盖上述支出。尽管需要时日,但能有效拉动经济,并且是良性可预期的。

减轻年轻一代的住房压力,房地产市场的分层、细化是必然。刚需住房中包括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住房、小面积限价房等等,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及结构、物价、工资水平等因素,以上刚需房会有不同的收益率。欢迎民营资本参与选择,收益率较差甚至为负的项目则交由国有企业甚至城投公司来运营,改善型住房,就交给市场。

相信经历过大风大浪,优秀的房企将更加优秀、理性且从容,其他聪明的资金也将不只盯住房地产行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科技等领域也会备受青睐。(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鹿鸣)




人物广角




烧光400亿造车只剩一地鸡毛 贾跃亭还在画饼

【博览财经特稿】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这一次可能要让自己窒息了。日前,贾跃亭努力多年要造的法拉利未来汽车发布了三季度财报,几个简单的数字直接让无数投资人脑溢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段时间,贾跃亭还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自己心急如焚,对股东和投资人深感惭愧。只可惜,这么说又能带来多少实际意义呢?

财报所曝光的惨淡交付量,只是贾跃亭在当下所要面临的难题之一。远的不说,在11月初贾跃亭和乐视控股新增了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过1.5亿元,原因则是和山西尧信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之间的借款合同纠纷。根据贾老板过去多年的形式风格,大概率就是自己欠钱不还,被对方起诉了。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早已在国内分割干净的贾跃亭根本就没有任何资产可供瓜分。在贾老板身上,欠钱不还大家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毕竟光是一句“下周回国”的口号,都不知道已经喊了多少年。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贾跃亭名下有多条股权冻结、限制高消费等信息。历史被执行次数为64次,金额累计超过330亿。

不间断的问题,让贾跃亭背上了“中国第一大忽悠”的称号。为此,甚至有人盘点过贾跃亭在资本市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所“收割”的富豪们。最早是马云和王健林先后投资了乐视网,2017年初地产大佬孙宏斌带150亿资金成为乐视的白衣骑士,包括自身难保的许家印也是贾跃亭挥刀割的韭菜之一。

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而在没有真正进入造车行业之前,贾跃亭和他执掌的乐视帝国的确活得相当滋润。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贾跃亭在一场年度发布会上公开宣布将进入汽车领域,计划推出“乐视超级汽车”,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客观来说,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贾跃亭绝对是起了个大早。2014年8月,贾跃亭以个人身份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式更名为“法拉第未来”。2017年初公司旗下首款车型FF 91亮相,仅一天半时间就拿到了6.4万个预定。

最让人疑惑的地方就在这里,一边疯狂画饼,另一边新车型几乎无人问津,但贾跃亭却能够持续拿到融资。今年6月FF获得了1.05亿美元的融资承诺,部分款项已经到账;8月以来又通过无担保票据获得了1650万美元的资金,多笔融资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此外还包括还和湖北省黄冈市达成合作协议。

单从硬件参数来看,法拉第未来的车型放到现在,其实也并不算过时。三电机系统、电机端总扭矩达1976Nm,百公里加速只需要2.27秒等。虽然配置亮眼,但关键问题在于FF 91的售价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毕竟在超高端市场,该有的配置大家都有,之所以富豪们愿意为之买单,品牌力也是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法拉第未来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选手,无法为目标客群提供对应的价值。

结合乘联会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靠前的是比亚迪、特斯拉、吉利和埃安,前几名的累计销量超过整个行业的过半数。

本身留给自己的蛋糕就已相当之小,现在还想杀入这个市场试图困境反转,从概率上来说明显已经很低。况且仅靠烧钱为生的车企,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威马汽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烧光400亿造车,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时至今日,贾跃亭还在画饼。例如把汽车卖给中东土豪、高调官宣进军AI领域等,但未来究竟能否成功量产并把汽车卖出去,又或者继续上演下周回国的戏码,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来源:财经三分钟 作者:杨瑞)




社会热点




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巨鳄 中植集团正式官宣爆雷

【博览财经特稿】从传言到最终坐实,时隔多日中植集团正式官宣爆雷!近日,中植集团对外发布了一封道歉信,声称公司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负债规模在4200亿到4600亿之间,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

负债超4200亿,严重资不抵债

经过相关机构尽调发现,集团账面总资产约2000亿元,整体负债规模在4200亿到4600亿之间,缺口高达2600亿元,处于严重资不抵债。

1702023122488193.jpg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市场中就有消息传出中植系的理财产品停止兑付,波及15万名高净值人士、5000家企业以及1.3万名业内人士,引发广泛舆论风波。

只是最近两年随着地产行业的举步维艰,开始拖累中植集团自身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如微光股份、三德科技、永新光学、安邦电气等在今年披露已经踩雷中融信托旗下产品,导致有预计的亏损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官宣踩雷的上市公司达到15家,逾期本金超过5亿元。

作为国内第一大民营金融机构,中植集团成为一家万亿帝国的故事也相当传奇。公开资料显示,中植集团成立于1995年,起步初期公司业务主要聚焦在实业和房地产开发上,尤其是地产项目涉猎较为广泛。

根据其集团官网显示,在整个金融板块中植集团旗下有包括中融信托、中融基金等6家棋牌金融机构和4家财富管理公司,直接或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数量高达56家,管理资金规模超万亿。

不过随着2021年底创始人解直锟的病逝,状况开始急转直下。核心高管逐渐脱离和公司版图不断变化,这才有了近期道歉信中植集团的官宣。尤其最近几年,中融信托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14.87亿,到了2022年便下降到了10.56亿,今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更是只有3.32亿元。

万亿巨轮,驶向何方?

只不过盈利能力无法覆盖融资成本,为了可持续发展就只能发行新债还旧债,最终资金池越来越大,实在控制不住导致爆雷。在踩雷这条路上,中融信托更是一向都相当“精准”。从最开始的华夏幸福到后来的恒大、融创、佳兆业等,每当有地产公司爆雷总能影响到中植集团,这也为公司的兑付危机埋下了导火索。

事实上,很早之前由于公司连续踩雷,中植集团在解直锟的带领下就主动寻求过积极转型。包括在金融板块瘦身,更加聚焦于实业经济。同时为了能够快速止血,中植系还在想办法通过变卖资产来弥补缺口。就在今年初,中植系卖掉了手上唯一的基金牌照中融基金,还有盈利表现始终不佳的准油股份被地方国资接盘。

只不过相比较数千亿的资金缺口,通过变卖资产,短时间内完全无法补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植集团的底层资产成色究竟有多高,可能是影响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只是就眼下来看似乎办法并不多,就像中植集团在道歉信中说的那样,或许只能向所有投资者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来源:财经三分钟 作者:杨瑞)




形势分析




壁垒对自由贸易影响有害 中美贸易巅峰已不在

【博览财经特稿】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所占比例15年来将首次从第一位跌落,中国在2009年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但如今这一位置被墨西哥和加拿大先后超越。

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金额为1686亿美元,同比下降24%,占其进口总额13%,比2022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从墨西哥进口额则同比上升5%,由2022年同期的1845亿美元上升为1950亿美元,占比则由14%升为15%。

另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按美元计价,2023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为3272.64亿美元,同比下降14.5%,其中,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7.9%,中国自美国进口同比下降3.7%。

虽然两方数据有所差别,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美贸易巅峰已经不在,这种趋势转变是由经济周期、贸易规则和地缘政治因素共同驱动。

2022年以来,面对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激进加息步伐不停,引发多国央行被迫跟进。全球范围内出现密集加息潮,不少发达经济体存在单次加息50到75个基点的激进操作,借贷成本飙升挤压了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欧美国家经济被指正滑向衰退,经济增长降温的压力随即传导给全球贸易,贸易放缓的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伤害。

这对于亚洲地区格外明显,因为这里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也是全球贸易晴雨表,2023年以来,亚洲经济体总体对美出口额和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替代选择的东盟国家也是如此。亚洲经济体整体下降幅度甚至比中美贸易数据还要大,从更加陡峭的曲线就可以看出。以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例,截至2023年5月,中国台湾地区对美出口较2022年同期下降9%,越南出口下降17%,韩国出口下降12%,因此中国占美国进口比例的下滑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美国自亚洲进口整体下降的大趋势(如下图)。

除了加息影响,新冠疫情带来的买买买宿醉也在扭曲贸易数据。几个月来,全球贸易一直萎靡,因为发达国家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大肆挥霍之后,不再在电子产品、家居装修和其他消费品上大举支出。相反,他们选择把更多的收入花在外出就餐、旅游和其他服务业领域,一些贸易问题专家将之称为“电子产品周期”(electronic cycle)。

芯片作为电子产品核心零部件,其贸易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中国的贸易数据也支持这种一种说法,因为看待中美贸易数据下降,不能仅仅进行两点一线的理解,而是要将全球贸易供应链之间的关联性想成一张网络,从不同的角度为贸易数据提供解释。

2023年以来,中国主要芯片进口国韩国对华贸易数额曾出现短暂逆差,虽然5月数据显示回到微弱顺差,但这是不同以往的趋势,因为韩国对中国长期以来保持贸易顺差。这种逆差是因为中国对韩国货物贸易进口额下滑造成的,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月-5月,中国从韩国货物贸易进口数据大幅滑坡,分别为-38%,-29%,-28.2%,-27.7%,-26.7%,因为半导体占韩国对华出口总额的40%,因此中韩贸易必然受到半导体进口数量减少影响。

贸易链重组

随着中国深入美国以外的市场,中国继续主导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为14.4%,高于疫情前一年的13%和2012年的11%。2022年,美国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8.3%,德国占6.6%。

过去几年来,因为成本上升和关税带来的影响,很多中国企业赴墨西哥建厂,虽然逐步加大本地化采购比例,但是很多关键零部件仍然要从中国进口,中国对墨西哥主要出口液晶显示板、电话机、机动车零部件等。这些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在墨西哥加工成成品并被出口到美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间接出口,这可能造成一些中国产品未被计算在对美出口商品之列。同理,这个解释也适用于中国对一些东盟国家出口的增长。

拜登政府没有重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也是出于这种考量,在美国看来,TPP原产地规则太宽松,即使中国不是成员,含有大量中国成分的产品也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因此美国认为,即便亚洲盟友与美国达成任何多变贸易协议都是巩固他们已经与中国紧密结合的现有供应链,其结果将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是美国政策制定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这种剥离会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经济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主要经济体摆脱全球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投资和贸易。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推出了针对半导体制造和新能源经济投资的重大补贴计划,部分目的是减少对中国主导的供应链的依赖。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观点认为一些制造业迁出中国会让一些发展中经济体收益,但经济学家普遍担心此类壁垒对自由贸易的总体影响将是有害的。牛津经济研究院驻新加坡高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霍姆斯(Alex Holmes)就认为,这种贸易格局转变对全球GDP的总体影响是负面的。(来源:财经 作者:李飞 编辑:郝洲)




社会透视




种种复杂因素影响年轻一代 结婚登记数创37年新低

【博览财经特稿】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结婚,已不再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必选项”。据民政部网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683.3万对,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这是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为何结婚人数减少?

亦有观点认为,结婚人数的减少,还与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有关。在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一般介于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1982年开始出现偏高势头,此后逐年攀升,到2004年冲到最高峰121.18。尽管自2009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但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仍属于超常规性别比。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华认为,中国出生性别比超常规化主要源于农村出生性别比的快速升高。他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性别比升高的社会后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现出来,而是等待“80后”进入适婚年龄后才逐渐暴露出来的,而“90后”“00后”超常规性别比的局面就更严峻,其直接后果是许多适婚男性无法找到配偶。

会有什么影响?

董志强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们结婚的目的在于从婚姻中获得收益。虽然不是每个人主观上都出于经济利益才结婚,但并不妨碍经济因素在背后发挥作用。

种种复杂因素下,中国生育旺盛期女性已婚比例持续下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月等研究者在一篇论文中指出,20岁-29岁女性的已婚比例从2006年的66.8%降至2016年的55.2%,20岁-34岁女性的已婚比例从77.9%降至68.5%。可以看出,二者均下降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初婚年龄仍在继续推迟。湖北省民政厅公布的2022年全省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32.99岁和31.23岁。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一份提案中称,“我国总和生育率从 2019 年的 1.52 下降至 2022 年的 1.07”,已低于学界共识的1.5的低生育陷阱“红线”。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结婚登记数量下降背后的独居、晚婚、不婚,并非新现象,而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婚人数逐年减少,将直接压低出生人口数量,同时对家庭领域的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董志强指出,不结婚,多半也谈不上要孩子,单身人士没有子女教育等支出,更多关注自身需求。人口均衡发展对于经济特别重要,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言:“经济只不过是在生活中互相交易的一群人而已。”人口凋敝不可能产生经济繁荣。建议提高婚姻市场的匹配效率,增加不同分层市场之间婚姻的流动性,应该在人口均衡发展政策中予以考量。(来源:财经 作者:金贻龙 编辑:朱弢)





1702023677683073.jpg
1702023320948370.jpg
1702023310654059.jpg
1702023131797759.jpg
1702023114368305.jpg
1702022941169816.jpg
1702022932653926.jpg
1702022924575904.jpg
1702022757667436.jpg
1702022748446082.jpg
1702022737257889.jpg
1702022726893167.jpg
1702022550793231.jpg
1702022514625273.jpg
17020225047579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1 21:34 , Processed in 0.13787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