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调整之后,资金入市仍可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1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之后,资金入市仍可期!

10月10日,指数涨跌不一,个股分化明显。三市合计近3000股收涨;成交额2.1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000多亿。

1728546945114292.png

各板块分化,中字头(大基建)、煤炭、船舶、风电等板块涨幅居前,华为概念、大金融&金融科技、芯片半导体等近期强势板块大幅调整。

1728546958440184.png

10月10日,央行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刺激市场盘中一度冲高;但获利盘再次趁机了结,导致市场全线回落。

短期来看,目前市场处于震荡分化、消化获利盘的阶段,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接下来市场恐将延续分化的走势

中期来看,资金持续入市仍然可期。1)管理层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潜在空间巨大。以保险资金为例,截至8月底,今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累计规模达4.4万亿,同比增长13.40%,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8万亿,同比增长10.40%,险资入市的潜在空间巨大。2)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亦有望为股市带来天量的增量资金。3)机构方面,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亦有利于推动机构资金入市。另外,像外资等,亦有持续加大配置中国资产的预期,为A股提供增量资金来源。

配置上,关注低价股。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有“牛市消灭低价股”的传统,主要由市场情绪、资金流动、投资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统计历史数据发现,从1999年以后的每轮牛市的前三个月,确实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低价股跑赢市场的效应。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随着10月10日中字头、大基建(低价股较为集中的方向)的大涨,或预示着这一传统效应将再现。

【政策解读】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A股走势?

10月12日,国新办将举办新闻发布会,届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消息一出,市场对增量财政政策规模的讨论快速升温。

实际上,自9月政治局会议确认政策转向,并且央行率先落地降准降息之后,资本市场对宽财政的力度就期待颇高。

那么,为何资本市场如此在意财政政策?对A股市场而言,又能带来哪些机会?

为何市场如此关注财政政策?

自9.27政治局会议以来,相关政策的落实以货币政策为主,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市场也迎来“逼空式”反弹。

然而,国庆长假归来,大盘仿佛坐上了过山车,波动幅度较节前明显加大,甚至出现了震荡回调。究其原因,有技术性调整的因素,即短期涨多了要震荡回调消化获利盘,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投资者还是在担心中期基本面的问题。

因为,货币政策的本质是杠杆和信用,影响的更多是企业与居民的负债端。在私人部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单靠货币政策发力,对提振内需的效力可能比较有限。而财政政策则对应着企业与居民的资产端,相当于直接给企业/居民输血。财政与货币需要共同发力,最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就当下而言,可能只有实打实的财政政策才有望对经济基本面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投资者对宽财政翘首以盼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若后续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那么对本轮行情的高度就不易有太高的期待。

未来宽财政空间有多大?

目前,市场对可能出台的增量财政政策规模的预期分化很大,从2万亿到10万亿以上都有。

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因素约束下,不宜对年内宽财政的力度预期过高,更合理的增量空间或在2万亿左右(年内)

实际上,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并不弱(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合计超过40万亿元,较2023年实际支出增加近8%),但进度相对偏慢,从年初到8月份,只完成了全年预算的54.74%(广义支出),这是近十年来最慢的一次。

1728556595474595.png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特别国债资金的使用受到了不少限制。因此,现在财政政策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放松一些财政上的限制,如果能有效地让这些财政资金用起来,那么按照现有的预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财政支出力度会相对加强。如果接下来,市场能看到相关限制的松绑,大概率也能提振市场信心。

从更长周期来看,我们可以耐心等待2025年财政政策的整体方向,这一方向的明确可能需要等到12月的政治局会议,甚至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能揭晓。如果2025年的财政政策能够明确转向更为宽松或扩张的态势,这无疑会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进一步向好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会持续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A股市场的机会

从上文分析中不难发现,对于A股市场而言,财政政策更多影响的是短期的信心,以及投资者对未来基本面的预期。相比之下,财政重点发力的领域所蕴含的结构性机会倒没那么重要。

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所以,基层三保仍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中之重。另外,两重两新亦是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的方向。不过这些方向涉及的领域太广,场内资金不容易聚焦。

更易实操的思路是:若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那么中期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动能会进一步增强,利好顺周期方向,比如大金融、大蓝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1 17:47 , Processed in 0.14591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