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郑板桥:小事不计算,大事不糊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31 0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点击上方 儒风各人
3.点选 [ 设为星标]
TrCeww0lww1crn8S.jpg 图片 | STW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提起郑板桥,众人皆知难过糊涂。
难过糊涂,毕竟难在那边?
难就难在鸡毛蒜皮不计算,大是大非不糊涂。
反观生存中的不少人,整日为一点蝇头小利胶葛不休,碰到原则性题目反倒同流合污,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完满是舍本逐末。
1
小事不计算,是一种心态。
老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小事上斤斤计算的人,实在是在给本身添堵。
小事上懂得退让的人,每每有大智慧、大格局。
《桐城县志》纪录了如许一则小故事:
清康熙年间,桐城张家在修葺祖宅时,就宅基界限题目与邻人吴家发生了辩论。
两家大宅都是祖传的财产,年代已久,谁占了谁三分地本就是笔糊涂账。涉及祖产,谁都不愿退让分毫。
张家家主张英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小小的民事纠纷牵涉到尚书大人,就连官府都不肯沾惹黑白。
眼看抵牾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飞书进京,把这件事禀报张英,计划让他出头摆平吴家 。
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大笔一挥赋诗一首,诗曰: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依照诗意,自动将垣墙拆掉,向自故里内退让三尺。谁知这一活动竟然感动了隔壁吴家,也效仿张家把围墙后撤三尺。
自此两家院墙间,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可供乡邻们自由通过。桐城六尺巷由此得名。
LUyHZrhNkhNNYQjh.jpg
2
大事不糊涂,是一种原则。
在原则性题目上要明白底线,遇事不做墙头草,待人不做烂好人。
人的一生中,真正紧张的事变就那么几件,能在大是大非眼前服从原则,才是真正的靠谱。
都说字如其人,做人标榜“难过糊涂”的郑板桥,就连书法作品都很“不端庄”。他在汉隶中混入行、楷、草的写法,美其名曰“六分半书”。
然而正是如许一个写字不守通例的人,在为官批复乡民诉状时,无论处置惩罚什么题目,哪怕发怒斥责刁民,复兴的批文也从不潦草暗昧,足见其为民负责的精力。
郑板桥担当潍县县令期间,正逢大饥荒,严峻到出现人吃人的征象。他掉臂上峰拦阻,提前开仓放粮,救活了数万名灾民,可本身却因此罢官回籍,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擅画竹,曾在画旁题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表达出的傲气风骨,与众人常谈的“难过糊涂”大不雷同。
不斤斤计算是他的胸襟,差别流合污是他的态度。
vCz99CkOpqCsB96E.jpg
3
小事不计算,才会有大心胸,清静对待凡间的纷扰,身居闹市而心怀平静;
大事不糊涂,才会有大格局,不被面前小利所勾引,俯仰无愧于天地心田。
生存不是盘算题,鸡毛蒜皮别算计;
生存不是糊涂账,胸有定见才不慌。
守住心田的平静,守住做人的知己。

Tnp1rgNh5P2QH1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15 13:00 , Processed in 0.14099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