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平台自编ACE扫单系统

苏轼最豪迈的一首词,深藏大智慧,读后回味无穷,值得一读再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3 12: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闻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绩的代表,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扩大了词的体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绪内在,从而进步了词的艺术咀嚼,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实体现作者的性情理想和品德个性。因此在苏轼的词中也经常体现对人生的思索。这种对人生运气的理性思索,加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Ob8S68vqZs5hHtHA.jpg
本日分享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就是苏轼富有哲理意蕴这类词的代表作,原文如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kTQWwW9zWiZIpRTO.jpg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的幽雅景致。首句点名了兰溪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白游兰溪的时令。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刚刚抽出嫩芽,伸张浸泡在溪水中。一个“浸”字写尽兰草的活力。“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伸张”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气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伸张到溪水中。次句写闲步溪边,松林夹道的沙石小路,清洁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清洁和纤尘不染。“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缘故原由,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平静,清新明丽的山林景致啊,令民气旷神怡,涤去官场的腌臜和凡间的哗闹。唤起了词人对大天然的喜好和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对人生的哲理思索。
uLb3JLlX0IrTeqxZ.jpg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下片就面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出使人奋进的感慨。这种感慨不是抽象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抒发有关人生的思索。“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答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江水的东流不复返,正如人的芳华光阴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天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叹伤。而词人此际面临着面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令人奋发的感慨: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芳华光阴呢?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老当益壮,抖擞出芳华的光彩。
xJyjmMQxJ8jEM8Ex.jpg
“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在《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此处词人反用其意,以为纵然到了老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自叹朽迈的衰颓心态。这是不平朽迈的宣言,是对生存、对将来的向往和执着寻求。在贬谪生存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发出云云催人奋发上进的感慨,这表现苏轼发奋图强的精力。
nw3bcabWwBWgc0bS.jpg
全词即景抒慨,上片写景纯用白描,以淡疏的笔墨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情况;下片以形象的语言抒发使人奋发的感慨,即景取喻,融入哲理,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读后受益匪浅,值得一读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 公安备案号 14010802080054 工信部备案: 晋ICP备16001374号-1 )     

GMT+8, 2024-11-22 00:44 , Processed in 0.13144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